“…”其他人對此有點困惑,心想:“這難道不是1個戰場場景嗎?”
但他們決定不問亞歷山大,而是等待,看看他們的主是什么意思。
很快,他們的主人的意思就變得很明顯了,因為新的木制目標已經樹立起來了,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補給車被拉到離他們200到100米遠的地方。
亞歷山大想要模擬把箭從后面送到前面的后勤過程。
而這1景象,立刻使老指揮官們有了1種沉淪的感覺。
他們久經沙場,甚至在示威開始之前就知道亞歷山大在逃避什么,他們所有的熱情都煙消云散了。
很快,他們的恐懼變成了現實,隨著示威游行的開始,他們的恐懼變得更加強烈,亞歷山大的命令是“開始”。
聽到這個信號,士兵們重新開始了放弓的程序,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里,他們把箭射完了。
與此同時,還有1些男孩,他們的名字很不自然,叫箭童,在補給車和前線之間跑來跑去,手里拿著成堆的箭,試圖給弓箭手補充彈藥。
在這次努力中,他們做得非常好,設法跑了300米,把箭送出去,再跑回同樣的距離到補給車,收集適當數量的箭,然后重復這個過程。
有了這些源源不斷的補給,這20個人就能毫不費力地保持源源不斷的火力。
雖然弓箭手們沒有遇到什么麻煩,但觀看表演的軍事指揮官們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因為他們注意到了所發生的事。
他們注意到亞歷山大給每個弓箭手分配了1個箭童,這是1個荒謬的安排。
作為背景,在亞歷山大的軍隊中,牙齒與尾巴的比例,即維持1名士兵戰斗所需的輔助人員的數量是1:4,這可以從1200名仆人與4800名士兵1起服役的事實中看出。
因此,亞歷山大或任何軍隊都不可能為每個弓箭手分配個人后勤人員。
畢竟在戰斗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
照顧傷員,做信使和傳令官,保護營地不受敵人和自己軍隊的掠奪。
因此,即使亞歷山大是曼薩·穆薩,有足夠的錢每分鐘向敵人投擲45000枚金幣,給士兵們的箭袋補充彈藥的難度也太高了。
這在1個理想的情況下是可能的,比如在1個測試靶場,只有很少的人,但在真正的戰場上,情況會大不相同。
例如,在現實生活中,弓箭手不會排列成棋盤狀,而是聚集在1起以最大限度地集中火力。
所以不是只有兩排20個人,而是多排。也許不止十艘,載著幾百人。
這意味著,即使有足夠的弓箭手把箭從后面射到前面,也很難給前排的士兵,尤其是中間那排的士兵提供補給。
實驗結束了,或者更確切地說,幾分鐘后,當箭童們太累了,無法在馬車和弓箭手之間來回奔跑時,實驗就結束了,導致許多弓箭手站在原地,拿著空空的箭袋毫無防御能力,而其他弓箭手不得不大幅放慢射擊速度,以匹配發射速度。
在做了1個示意結束示威的手勢后,亞歷山大轉過身來,滿臉沮喪地面對著人群。
在很短的時間內,氣氛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曾經充滿活力和歡樂的氣氛變成了沮喪的表情。
在場的所有人都很聰明,認識到發生了什么,也明白這種新型武器的嚴重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