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在阿格尼拉特呆了3天,主要是為了休息和尊重伊納亞夫人的邀請。
但這也是因為他花了1些時間把他為普托洛米和宮廷買的所有禮物從船上卸到港口,然后再次將它們裝上推車運往阿丹。
與此同時,伊納亞夫人請他分享1些關于如何發展她的城市的建議,亞歷山大回答了1些通用的建議,因為他對這座城市幾乎1無所知,無法給出專門的建議。
3天時間過后,每個人都準備好了,由亞歷山大和他的500名保鏢、伊納亞夫人和皇室成員、帕夏·法爾扎和他的女兒以及幾千名士兵組成的大團體再次出發前往該國的首都阿丹。
當這群人接近古城的郊區時,普托莫利迅速派出了1個由士兵和高級貴族組成的龐大代表團,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帕夏·法爾扎的第5個兒子凱萬護送亞歷山大等人進城,并指示他們直接在國王的宮殿里會見國王。
1路上,亞歷山大1直睜大眼睛,看看他1年前離開的這座城市過得怎么樣,發現它和他記憶中的幾乎1模1樣。
骯臟、骯臟、單調、昏昏欲睡,這座城市,或者至少是外城似乎幾乎沒有好轉,唯1顯著的區別是,1些旅館和商店似乎掛上了5顏6色的花飾和旗幟,以慶祝朝圣和吸引顧客。
看到這座城市的這種狀態,亞歷山大有1種幸災樂禍的感覺,因為1個較弱的普托洛米對他來說既是1件好事,也是1件壞事。
很好,因為那樣他就可以很容易地蔑視他。
而且很糟糕,因為這樣1個弱小的國王可能會被阿蒙赫拉夫特干掉。
但這就是亞歷山大來這里的原因。
而親眼目睹了亞歷山大如何改造贊贊的太后,覺得需要做點什么來解決這種令人遺憾的狀況。
她以前從來不介意,因為她很少費心把她的圣潔降臨到這些頑童的住所里。
但是在贊山生活并看到它之后,她對此的印象似乎發生了變化。
她覺得,與原始、精心規劃、結構合理的贊贊市相比,這個地方在布局和美感方面明顯遜色,對于這個驕傲的女人來說,讓“首都之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小,更不用說在她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不可接受的。
然后是人。
雖然她看到贊贊的人民以極大的緊迫感和精力移動,但在這里,她感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半睡半醒。
這意味著阿丹人的工作量減少了。
所以即使她不在乎這些農民是怎么生活的,她也知道她必須改善這里的1些東西,哪怕只是為了讓他們更努力地工作。
于是,聰明的女人下定決心要和普托洛米談談這件事,與此同時,長長的隊5慢慢地向擁擠的外城走去,由于有這么多朝圣者的存在,外城似乎變得有些繁忙了。
過了1會兒,護送人員終于越過了外城,1旦通往內城的大門被打開,他們就被允許通過,亞歷山大覺得他進入了1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狹窄、骯臟的道路、陰沉的小巷,以及空氣中無處不在的腐爛的魚腥味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干凈的,甚至有點花香的空氣,宏偉的建筑,以及1排排玫瑰花叢的精美鋪砌的道路。
亞歷山大很容易理解,住在這里的人們怎么會無視住在外面的人。
因為眼不見心不煩。
這完美地解釋了他們生活條件的差異。
當亞歷山大和他的團隊慢慢地被帶到蜿蜒的山丘上到宮殿的大門時,這個想法得到了多次強化,這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觀察這里和外城之間的差異。
他發現這里的裝修是巨大的。
事實上,這里幾乎和那里1樣少。
任何可能由亞歷山大造成的損壞跡象似乎都被抹去并擦掉了,所有被燒毀的建筑顯然都被替換了,所有被毀壞的房屋都重建成了原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