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被帶到最后1個房間,實際上是1個質量控制站,那里有檢查員檢查隨機的硬幣樣本,以確保它們符合所需的重量、純度和工藝標準。
正是這個站的工作使人們保持了對羅帕爾的信心,因為他們努力防止欺詐和維護公眾的信任,使用秤和測量儀器來檢查硬幣的重量和大小,以及亞歷山大無法理解的各種其他奇怪的技術來確定黃金的純度。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每枚硬幣在發行流通之前都符合其標準。
看到這1切,亞歷山大對鑄幣廠的訪問結束了。
亞歷山大從造幣廠回來時,帶回了1些預制模具,甚至還贈送給他1個作為紀念品的羅帕爾。
當他舉起中間有1個洞的硬幣時,注意到它邊緣的各種標記,他覺得他今天學到了很多新東西。
首先,他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羅帕爾,以及他前世的許多其他古錢幣,中間有1個洞。
這樣做是為了讓硬幣的尺寸足夠大且方便,可以放在1個人的貨艙中,而不必添加太多貴金屬,從而使硬幣的價值對于日常使用來說太大了。
然后,除了硬幣上通常的雕刻外,還有側面1側的小標記。
這些實際上是代碼,詳細說明了硬幣的來源和生產細節,包括鑄幣廠標記,用于標識硬幣生產的鑄幣廠,以及控制標記,用于指示監督鑄造過程的主管當局。
實際上,亞歷山大對這個小細節印象深刻,他知道設計這個過程的人在制作過程中花了很多心思。
然后他還記得,他實際上并沒有看到這個過程,因為那是在行政辦公室完成的,造幣廠官員和行政人員負責監督整個鑄幣廠,管理記錄,并處理硬幣在帝國內各個地區的分配。
普托洛米曾直言不諱地告訴他,這是王室的秘密,亞歷山大很容易理解這1點。
王室可能擔心,如果其他勢力知道參與監督鑄幣廠的人員,他們可能會成為目標并受到影響。
因此,秘密的面紗。
出于同樣的原因,亞歷山大也被禁止參觀儲藏室,那里的原材料、成品硬幣,也許還有最珍貴的、有價值的模具都被鎖起來。
說實話,亞歷山大確實有興趣去看它,因為他對這些古代人能夠設計出什么樣的穹頂感興趣。
但可惜的是,他似乎需要再保持1段時間的好奇心。
隨著亞歷山大從造幣廠回來,他也讓普托洛米答應在與提比亞斯的戰斗結束后,借給他1些專業的雕刻師和藝術家1段時間,這樣他們就可以向贊贊的新工人傳授技術,并確保新鑄幣廠的質量。
當亞歷山大開始準備工作時,他出發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臭小子!我們小心翼翼。這是帕夏·法爾扎的直言不諱,而王太后則更正式,信息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