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旦皮修斯的進攻停止,他沒有換上長矛,開始切開現在破爛不堪的隊5,而是吹響了號角,示意他的部下轉身與敵人脫離接觸。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無論他的沖鋒力量多么強大,他仍然只有300人。
而對1萬人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
因此,無論他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在宏偉的計劃中,這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敵人明智地認識到這1事實,并決定在數量上占優勢,皮修斯就很有可能被包圍和摧毀。
此外,還有1個事實是,他已經注意到亞歷山大為自己的進攻而前進。
因此,如果他不想陷入十字準線,最好為更大的力量讓路。
因此,騎手們迅速調轉馬頭,在茫然的方陣發起反擊之前,脫離了接觸,騎馬離開了他們。
許多提邊士兵看到這1景象后,心中默默歡呼。
雖然他們真的應該小心翼翼地假設事情,因為他們剛松了1口氣,第2堵騎手墻就取代了第1堵墻。
而這1次它要大得多!
嘶鳴!嘶鳴!嘶鳴!
亞歷山大第1組的900匹馬,在亞歷山大親自的帶領下,在到達200米大關時發出響亮的嘶吼聲,然后慢慢地開始向敵人的側翼前進,每走1步,它們的速度就會增加,直到大約50米大關,它們才開始全速馳騁,準備砸向陣型中剩下的任何東西。
這1次在地面上傳播的噪音和隆隆的震動遠比皮修斯的時候要大得多,塵埃云也被踢了起來,清除表明這次的撞擊會更加痛苦。
而且已經被擊中了1次,這1次,提比亞士兵完全知道將要發生什么,深深的恐慌和恐懼開始出現。
“什么!如何!他們從哪里來!在所有這些混亂中,龐蒂庫斯勛爵發現自己迷失了方向。
事情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甚至無法獲得及時形成戰場全面圖景所需的信息。
所以他和任何咕嚕聲1樣,對他的側翼周圍發生的事情1無所知。
因此,他無法發出連貫的命令。
無論如何,這并不重要,因為黑暗和亞歷山大已經離得很近。
哦,桌子是如何轉動的,因為這與他設法抓住亞歷山大的方式非常接近。
而后方兩個軍團的指揮官,在看到敵人的側翼被擊中時,立即歡呼并敦促屈服的人,
“看!援兵!援軍來了!打男人!不要讓他們偷走我們的榮耀,啊!
平心而論,這些指揮官也不知道是誰在攻擊龐蒂庫斯勛爵,因為天太黑了,看不清,但此時此刻,他們真的不在乎。
即使后來證明那些騎手實際上是提比亞人,他們本來應該攻擊后方軍團,但在黑暗中已經混淆了他們的目標,但這仍然無關緊要。
因為對于軍團指揮官來說,這次襲擊的景象更多地是為了提高士兵的士氣,而不是敵軍可能遭受的任何實際傷害。
正如他們指出的那樣,它正如預期的那樣工作。
襲擊的景象鼓舞了士兵們搖搖欲墜的士氣,他們大聲歡呼著在軍官的帶領下集結起來,腳踏實地,堅強地不讓敵人突破。
與此同時,在另1邊,由于所有的混亂,以及目視上確認了1支騎兵部隊在他們毫無防備的側翼,龐蒂庫斯勛爵的大多數手下都忘記了攻擊他們面前的敵人的1切,而是想繼續防御以保護自己免受即將到來的騎兵沖鋒。
因此,大多數人都試圖匆匆轉身,將他們的盾牌和長矛指向亞歷山大,從而減少了對第4軍團和第5軍團薄弱的后方的壓力。
但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打擾。
就像方陣能夠幾乎摧毀被派去反擊自己側翼攻擊的陣型1樣,亞歷山大也能夠用第1擊就沖破匆忙形成的防線,在皮修斯已經造成的傷害之上造成更廣泛的傷害。
亞歷山大自己的軍團已經能夠抵抗1段時間的側翼,但這些方陣從未真正獲得過這樣的機會。
因為面對如此猛烈的長矛攻擊,沒有合適的長矛和盾墻,亞歷山大能夠在沒有對他的部隊造成任何傷害的情況下推土機穿過隊5。
因此,即使這次老兵們試圖進行戰斗,但后果與皮修斯沖鋒時1樣,只是規模要大得多。
在亞歷山大的第2排和第3排發動了自己的髑髏地沖鋒后,那部分戰場的結果被封印了——龐蒂庫斯勛爵的軍隊徹底潰敗。
亞歷山大似乎設法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拯救了他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