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排隊!"
"快走!敵軍太多了......呃呃!"
"箭矢!保護......啊啊!"
安東尼德的襲擊毫不留情,敵人毫無準備,令人震驚,因為這在平常情況下將是1種優勢。提比安人占據了制高點,本應是有利的情勢,但此刻卻逆轉。
在晨霧籠罩的山間,安東尼德的部隊隱約看見了提比安人的輪廓,而提比安人卻被濃霧遮蔽了下方更密集的1層。提比安人在山腳周圍4處搜索梅內斯的營地,而安東尼德的目標卻在山巔。
因此,與往常不同,下方的敵人敵情。
隨后,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導致大量傷亡。然而,更加致命的是他們的刀劍、箭矢和標槍的集中攻擊,引發了更深的恐慌。
事后回顧,安東尼德的戰術舉措似乎是正確的。
安東尼德麾下的1100名戰士突然襲擊,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奪取了眾多敵人的性命。
即便在崎嶇的地勢中,軍團士兵依然保持著嚴整的隊形,同時排成陣列的弩手們從后方齊射,削弱了敵方的抵抗。盡管兩翼的騎兵無法沖鋒,卻能夠利用馬上的高度和標槍對敵人進行刺殺和劈砍。
這1系列動作在提比安人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他們在濃霧彌漫的天氣中難以洞察真實的局勢。
然而,對于安東尼德而言,敵人的恐慌尚不足以讓其潰敗。
首先,珀爾修斯派遣了最為出色的部下前去偵察,信任他們的情報收集能力。
鑒于即將到來的戰斗的重要性,國王謹慎決定不再冒險。
其次,安東尼德的攻擊缺乏必要的決斷和力度。
因為——正如所言,數量帶來了優勢。
提比安人依靠絕對的人數優勢,能夠承受身上的傷痛,不至慌亂。
雖然傷亡人數眾多,但相對于整個部隊而言,僅占很小比例——最多可能是2%到3%。
痛苦卻在掌控之中。
更糟糕的是,安東尼德麾下的100名弩手射速緩慢,弩的品質亦不佳,因此突襲時預期的毀滅性箭雨并未出現。
若無遠程攻擊,步兵們只能斬殺有限敵人。
“列陣!快速列陣!”
“敵軍實力薄弱,此乃威脅之詐。”
“僅此幾百人,前進!為兄弟報仇。”
因此,提比安人迅速獲得了喘息之機,紛紛集結起來,而隨著他們迅速聚集,安東尼德的壓力也隨之增加。
每1個提比安人的加入都讓安東尼德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
他唯1的希望在于,這些偵察兵的裝甲和裝備相對輕便,不會束縛他們的行動。
然而,當提比安指揮官成功將他的部隊整合成1個連貫的隊形時,安東尼德部下的壓力幾乎成倍增加。
對他而言,敵人如潮水般涌來,眾多長矛刺向他的軍隊,仿佛他被深陷在洶涌的海水中,黑暗的波濤將他徹底淹沒。
他的軍團幾乎無法抵擋4面8方的攻擊,傷亡不斷增加,許多陣線開始崩潰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