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銷售稅仍然是需要繳納的,這是城門口收費站預先收取的稅款,唯1的例外是小麥和鹽這兩種基本生活必需品。
亞歷山大在他的所有城市都免除了這兩種重要產品的稅收,甚至敦促他的所有貴族效仿這1政策,不要讓人民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承受過重的負擔。
當亞歷山大首次提出這1提議時,它在參議院引起了1些爭議。
有人擔憂,谷物和鹽商人將從中獲得不公平的利益,甚至擔憂這些人會掌控整個社會的糧食供應,從而有效地控制人民。
然而,亞歷山大以他的智慧和遠見平息了這些擔憂。
他首先指出,糧食商人的收入是有限的,因為人們的需求是有限的。即使他們賺取了雙倍的錢財,人們的面包數量也不會因此增加兩倍。
他用非常簡單的術語向人們解釋了需求缺乏彈性的概念,即無論收入如何變化,人們對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都基本保持不變。因此,這些糧商確實只能賣出有限的產品。
然而,即使如此,仍有許多貴族對此表示不滿,尤其是那些老1輩的貴族。他們并不真正關心商人的利潤,那只是他們表達不滿的1個借口。
真正讓他們感到不安的是,這是1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他們的大部分銷售稅收入都來自小麥——人民的主食。
事實上,這通常是他們繼土地稅之后最大的收入來源。
因此,如果他們同意免除小麥和鹽的銷售稅,那將對他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然而,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夠承擔這1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因為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糖和鐵等產業,其次是肥皂、玻璃和紙張等制造業。
這些產業的利潤如此豐厚,以至于對這些廉價產品征收1%或2%的稅根本不值得。相反,廢除這些稅收并將其用于宣傳和推廣他的政策要明智得多。
但對于較貧窮的貴族來說情況并非如此,他們無法像亞歷山大那樣輕松承受這1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
因此,亞歷山大在推行這1政策時,并沒有采取強制手段,而是試圖通過說服和溝通來爭取貴族們的理解和支持。
他明白,每個貴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考慮,他不能強迫他們接受自己的政策。
但無論如何,塞薩利作為他的城市,他決心要實施這1政策,讓小麥和鹽的價格保持低廉,為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至于其他商品的銷售稅,亞歷山大則根據商品的種類和產地制定了不同的稅率。
對于當地農產品,他征收2%的銷售稅;而對于贊贊市的特產,如鐵、糖(紅糖)、紙、玻璃、肥皂等,則征收5%的稅,因為這些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利潤豐厚。
隨著商業談判的結束,費利西亞女士開始轉向亞歷山大想要完成的各種公共項目。她說道:
“大人,您想要的各種公共廁所正在快速建造中。此外,我們還開始雇用人員挖掘穿過城市的水道。”
這些項目都是亞歷山大為了改善城市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而精心策劃的。
他深知,1個繁榮的城市不僅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更需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和優美的環境。
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推進這些項目的建設,希望為城市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費利西亞夫人的話語中,蘊含著1個宏大的計劃。
她提到,亞歷山大計劃在道路兩旁修建1系列小型自來水道,這些水道宛如城市的血脈,將新鮮的自來水輸送到城市的每1個角落,最終匯聚到下游幾公里外河流的1個特定點。
這些被巧妙掩蓋的“溪流”,不僅承載著滋養城市的使命,更是肩負著排放城市各種自然廢物的重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