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幻想著自己站在法庭的高臺上,對著眾人說道:“諸位大人,女士們,你們都聽到了這位女士的坦白。她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與她同謀之人!你們能相信嗎?她竟然做出了如此不堪之事!我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這種令人發指的行徑……”席奧尼大人1時語塞,他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形容這樁丑聞,于是決定暫時跳過這1部分,稍后再作補充。
他繼續構思著演講的其余部分:“她的行為違反了我們社會的所有道德底線。她應該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席奧尼大人的聲音越來越高亢,“還有別忘了——罪惡需要兩個人來完成。那么,她和誰1起犯下了這樁丑事呢?”
想到這里,席奧尼大人的心中涌起1股難以抑制的興奮。他確信,當自己將這些證據展示在眾人面前時,即使是珀爾修斯最忠實的支持者也將無言以對。他相信,通過這次演講,他能夠削弱珀爾修斯的影響力,甚至可能1舉將其推翻。
然而,第2天早上,當席奧尼大人從睡夢中醒來時,迎接他的并不是女仆端來的豐盛早餐的香氣,而是門外沉重的裝甲兵腳步聲以及隨之而來的急促敲門聲。
“大人!有可怕的消息!”1名男子慌張地闖入房間,帶來了1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那位女士和她的兩個女仆都已經自殺身亡,甚至連她的女兒也沒能幸免于難。
“什么!”席奧尼大人驚得從床上跳了起來,他匆忙披上輕袍,幾乎是沖出了房間,直奔那個悲劇發生的現場。
1進入房間,他便看到了那慘不忍睹的景象。高高的床柱上掛著兩個女仆的尸體,她們的脖子上纏著亞麻床單作為繩索。她們的眼睛凸出,舌頭卷曲,顯然在生命的最后1刻仍在拼命掙扎。
而在這些“漂浮”的尸體旁邊,房間的女主人靜靜地躺在1張大扶手椅上中,她的手臂伸開,手腕處有明顯的割傷。生銹的血液從傷口中涌出,染紅了她的睡衣,而其余的血液則匯聚在椅子周圍。席奧尼大人還在那里發現了1把大刀,毫無疑問是這場悲劇的“兇器”。
最后,也是最令人心碎的是那個無辜的女嬰。她仿佛被命運開了1個殘酷的玩笑,被割開了喉嚨,就像她的哥哥1樣悲慘地死去。
這1幕與另1位女士費利西亞所面臨的情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費利西亞女士在面臨類似的壓力下,她的選擇卻截然不同。
如果她與這位女士互換位置,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考慮到費利西亞女士的聰明才智,她或許能在第1個障礙前就避開危險,甚至可能隨機指認1個貴族——比如珀爾修斯的兄弟、表兄弟,甚至他的其他兒子作為替罪羊。即使她被揭穿,她也不會透露真相。就像她即使面臨失去最渴望的夢想的危險,也沒有透露她殺死繼兄弟姐妹的事實1樣。
與國王和他兒媳婦的所作所為相比,費利西亞女士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其實算是相對溫和的。因為費利西亞女士所做的只是殺死了1些平民。然而,菲利普斯的妻子和國王的行為卻直接違反了當時的社會結構,讓整個王室的聲譽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即使面臨死亡的威脅,費利西亞女士也絕不會承認這樣的罪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