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爾修斯的這7千人雖然并非農民民兵,但他們的戰斗力卻堪稱世界上最優秀之1。相比之下,亞歷山大的士兵們,即便是以農民的標準來看,也顯得素質平平。他們中的許多人,實際上是被席奧尼勛爵從球場上直接拉來參戰的,幾乎未經任何訓練。直到抵達首都帕特尼,他們才接到了亞歷山大的命令。但即便在那里,他們除了學習各種命令的含義和喇叭信號外,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如何使用弩——如何瞄準、射擊,然后躲在障礙物(木制貨車)后面重新裝填。
時間緊迫,學習使用弩顯然比學習使用長槍要容易得多。然而,盡管亞歷山大傳授的這些技能使他們能夠簡單地堅守和防御,但這些“軍團”卻完全無法完成現在要求他們完成的任務——保護那些脆弱的牛及其馴養員。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珀爾修斯的長矛找到了目標,殺死了可憐的動物或它們的馴養者,導致其他動物在恐懼中試圖逃跑。
亞歷山大并不知道,在他軍隊的1個小角落里,事情正在朝著他無法預料的方向發展。這個角落的崩潰,或許將成為整場戰斗的關鍵轉折點。
亞歷山大深思熟慮后,決定把未經訓練的提比亞斯人安排在側翼,他們將在瓦戈的庇佑下作戰。這1抉擇的背后,正是他們那未經磨礪的質樸。席奧尼勛爵僅僅將這群農夫裝扮成士兵的模樣,然而,亞歷山大卻獨具慧眼,選擇訓練他們成為弩手,而非揮舞劍與矛的戰士。劍與矛的舞動,需要敏銳的手眼協調、迅疾的反應以及冷靜的判斷,這些,對于這群初出茅廬的農夫來說,無疑是難以企及的。
亞歷山大深知,若將這些農夫置于中央軍團,他們恐怕只會成為前進的障礙,甚至可能誤傷友軍。盡管他的決策有著充分的理由,但事態的發展卻超出了他的預料。令人憂心的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甚至傳入了右翼指揮官戴奧尼大人的私生子格奈烏斯的耳中。
“格涅烏斯大人!”1名信使氣喘吁吁地跑到這位2十多歲的年輕指揮官身邊,聲音中帶著幾分焦急,“敵人開始突破了!許多牛和牽牛人都已經倒下了。”
“剩下的活人也開始陷入恐慌,那些操縱者都在懇求我們讓他們撤退!他們快撐不住了!”信使的話語中透露出前線形勢的嚴峻。
格諾埃斯站在高處,遠眺著前線的戰況,心中不禁1沉。那慘烈的戰斗聲、牛臨死前的哀鳴,即使隔著遙遠的距離,也如同重錘般擊打著他的心臟。這些聲音在空氣中回蕩,令周圍的猛獸都感到驚恐不安,紛紛逃離。
而那些被人類認為是愚蠢的野獸,在生死關頭也展現出了強烈的求生本能。1群頭戴威脅性頭盔、手持長矛的武裝人員向他們沖來,卻并未激發出它們的斗志。看到自己的同伴1個個倒下,剩余的獸群也開始4散奔逃,驚恐的叫聲和抽搐的身影交織在1起,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馴獸師也難以控制這混亂的局面。
馴獸師的數量本就不多,此刻大多數有能力的馴獸師已經開始逃離戰場,而剩余的則已不幸喪命。失去了人類的控制,野獸們開始4意奔跑,拉著馬車在戰場上橫沖直撞,逐漸撕開了防線的缺口。
就在此時,珀爾修斯無疑抓住了這1難得的機會,開始發動猛烈的攻擊。
“我們應該立即請求援軍!讓更多的人來增援我們!”看到這1幕,格涅烏斯的副官、朱庇特大人席奧尼的得力助手急切地建議道。作為1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深知前線形勢的嚴峻性。
然而,格奈烏斯卻果斷地否決了這1建議。他轉向信使,揮動手臂命令道:“告訴士兵們,他們必須堅守陣地!命令軍官們集結士兵,要求他們更好地保護馬車,更準確地射擊敵人。”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撤退。我們已經非常接近勝利了,他們絕不能動搖。”格奈烏斯的語氣堅定而決絕。
“不惜1切代價阻止敵人前進,站起來戰斗!”他的要求如同鐵石般堅硬,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