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1場殘酷的戰役,造成了高達5成至6成的傷亡之后,這些人似乎終于受夠了。珀爾修斯費盡9牛2虎之力,甚至不惜動用各種手段,才勉強讓他們留下。他給出了各種借口,比如資金短缺、船只不足,甚至直接以“你不能去”作為理由。然而,即便是身為國王的他也深知,強迫這些心存不滿的士兵繼續戰斗并非長久之計。他們何時會叛變,誰又說得清呢?也許就在下1場戰斗中。
然而,珀爾修斯現在急需更多的兵力來填補戰場上的空缺。他別無選擇,只能采取這些嚴厲的措施,并寄希望于他們共同的歷史能夠喚起人們的戰斗意志。但這樣的做法是否明智,尚有待觀察。
除了軍事上的慘重損失,珀爾修斯還不得不面對個人層面的悲劇。其中最為觸目驚心的,便是米特里迪圖斯的離世。這位老者的去世對珀爾修斯來說無疑是1個巨大的打擊。他永遠忘不了那具從戰場上打撈上來的遺體,那張在無數人的踐踏下幾乎面目全非的臉。珀爾修斯仔細數了數,老者身上竟然有十1個刺孔,深深淺淺地分布在上半身。而他的戰馬,那些曾經威風凜凜的生物,如今卻只剩下木頭比皮肉還多的可憐模樣。看到這1幕,即便是見慣了生死的珀爾修斯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米特里迪圖斯幾乎就像是珀爾修斯的父親1般,盡管他贏得了戰斗,但珀爾修斯卻常常希望他沒有贏得勝利。有時他甚至希望,哪怕老人輸掉了這場戰斗,也能留在自己身邊。有1次,這位威嚴的國王甚至輕微地責備自己沒有接受亞歷山大的提議,或許那樣他們會有1個更幸福的結局。而他的5個兒子中,也有兩個在前線英勇犧牲,這使得這種遺憾和痛苦更加深重。
為了悼念米特里迪圖斯以及所有英勇的陣亡將士,珀爾修斯宣布禁止城市舉行任何大型慶祝活動,并決定為這3位偉大的人物以及所有陣亡將士哀悼1周。戰斗結束后的第3天,他為士兵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但自己的心情卻陷入了深深的陰郁之中。他的大腦仿佛被4面8方的壓力吞噬,無法決定下1步的行動。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究竟是應該向亞歷山大提出和平條件,還是冒險繼續戰斗?
盡管許多扈從都建議他選擇后者,但珀爾修斯在向他們展示“勝利”的代價時,卻用1句著名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擔憂:“再贏1次這樣的勝利,‘我們’就完蛋了。”
戰斗結束后的幾天里,亞歷山大也在營地里忙得不可開交。他首先得出的結論是,那個關于用牛拉車的策略徹底失敗了。這個結果讓他感到有些沮喪。當他最初想到這個主意時,曾興奮地認為找到了戰場上的制勝法寶。如果這個策略能按照他的預期發揮作用,那么他就無需再用步兵來保護脆弱的弩兵部隊,而是可以讓木車充當盾牌,阻止敵人前進,并釋放他的軍團人員到其他地方作戰。然而,這個看似合理的理論在現實中卻并未奏效。
接下來,亞歷山大還必須就如何處理赫米庫斯以及他在關鍵時刻對自己的嚴厲指控達成1致。這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1方面,襲擊的結果已經顯而易見,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另1方面,這次成功并不意味著未來也能如此順利。
1次失敗就可能毀掉過去的十次成功,亞歷山大不希望他的軍官們因為1時的沖動而冒如此大的風險。然而,值得稱贊的是,當亞歷山大要求赫米庫斯解釋自己的推理時,他并沒有直接指出指控的結果,而是巧妙地陳述了背后的原因,聲稱這1舉動旨在“通過先發制人地消滅敵人來幫助軍團撤退”。這是赫米克斯的新奇話語,也是他對這次行動的獨特見解。
因此,亞歷山大對于這種清晰明確的表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他深知這更像是1個借口而非真正的原因,但他仍然選擇以1個會心的傻笑和1句簡單的警告來放過這個人:“如果你將來要做這樣的事情,1定要事先告訴我,這樣的事情不要自己做。”他能夠輕描淡寫地忽略赫米庫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動作,但另1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卻讓他無法釋懷。那就是提比亞斯貴族在戰斗中,不顧席奧尼領主的催促,選擇了逃跑。這確實是1件極為嚴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