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1場完美的聯姻。”那位身披紅色羊毛披肩的女士迅速接過話茬,嘴角勾起1絲狡黠的笑意,“而且,提比亞斯已然成為贊贊貨物通往國內其他地區的樞紐。這里擁有未來至少200公里內最大的港口,這自然吸引了無數商人和批發商前來。他們如同貪婪的寄生蟲般涌向這座城市,渴望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從而牟取暴利。這些貪婪的寄生蟲,正是所有麻煩的根源!”她的話語中充滿了憤怒與不屑,眉頭緊鎖,臉色陰沉。
“貪婪的寄生蟲”這1詞匯,無疑向亞歷山大揭示了費利西亞夫人的世界觀。在她眼中,那些商人不過是懶惰的寄生蟲,他們不勞而獲,卻從他人的辛勤勞動中獲利豐厚。這種生活方式在她看來是極為可恥的。若她有能力,她定會讓這些人明白自己的真正位置。
在貴族的社交圈中,費利西亞夫人對商人的評價,實則映射出當時多數上層貴族的偏見。他們眼中,最為崇高的職業非農民莫屬,諸多諺語猶如頌歌般贊頌著他們的辛勤與奉獻——“是那些農民,他們汗如雨下,在田野間默默耕耘,只為滋養我們的生命,他們的血脈之中流淌著最堅韌、最英勇的士兵之血。”隨后,工匠們憑借精湛的工藝與藝術天賦,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譽為“眾神的建筑師”。
然而,在這社會階層的金字塔中,商人卻如同被遺忘的塵埃,幾乎被視作水蛭般的存在。這種偏見之深,以至于有時連那些地位顯赫的父親,都會因對方的商人身份而拒絕締結婚約,即便對方家財萬貫,也僅因那所謂的“社交失禮”。
阿達尼亞雖也有類似的觀念,但遠不及此地之嚴重。亞歷山大深知費利西亞夫人的想法,但他并未打算改變她的世界觀。她已成熟至此,言語之力難以撼動她根深蒂固的觀念。更何況,他并不需要她的認同。畢竟,這是亞歷山大的城市,他堅定地鼓勵商人們在此聚集,無論費利西亞夫人如何反對。
或許,這也正是費利西亞夫人憤怒的原因之1。若她有權關閉那些商人的大門,她的諸多住房問題便會在1夜之間煙消云散。她試圖將這1想法傳達給亞歷山大,盡管方式婉轉,但她深知這位領導者不會輕易動搖。因此,費利西亞夫人的眉頭再次緊鎖,她嘆息著對亞歷山大說:“大人,我對商人并無偏見。但與他們相伴的,總有1大群無用的烏合之眾——乞丐與流浪漢,他們如同禿鷲般,尾隨在商人的身后,企圖啃食那些辛勤者留下的殘渣。”
這些流浪者,在費利西亞夫人眼中,不過是麻煩的根源。她轉身催促亞歷山大:“你必須在他們成為問題之前,就將其解決。如今的城市警衛已難以維持秩序。就在上周,我們接連發生了3起酒館斗毆、兩起火災,還有3人因此喪命!”她激動地揮舞著手臂,仿佛那些場景就在眼前:“犯罪率飆升,乞丐、小偷和強盜的數量如洪水猛獸般膨脹。若我們不迅速采取行動,街道被幫派統治的日子將指日可待!”
然而,費利西亞夫人的言辭中,不乏夸大其詞之嫌,她只是想以此警示亞歷山大,讓他關閉那些商人的大門。但亞歷山大卻不為所動,他手腕1揮,打斷了費利西亞夫人的話語,聲音中帶著些許惱怒:“若你在維持秩序上遇到困難,那就招募更多的警衛。你從稅收中賺取了豐厚的財富,難道只是為了讓它們閑置?用它們去維護城市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