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帕夏,被蓋亞選中之人!”“主是有福的。”“愿眾神繼續眷顧他。”這些話語在田野間回蕩,許多農民高聲呼喊著,表達著對亞歷山大的敬仰和感激。因此,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涌向城市的蓋亞神廟,希望皈依亞歷山大的新信仰。
亞歷山大親自造訪了主廟,與祭司們交談,得知僅在上個月,帖撒利周邊的信徒人數便由數百人激增至數千人,這無疑是1次令人震驚的壯舉。這1切都要歸功于提奧克勒斯任命的那位蓋亞祭司和女祭司,他們遵循提奧克勒斯的指示,日夜辛勞,借助豐收的喜訊,將亞歷山大的信仰傳播至千家萬戶。
“女神把她最鐘愛的孩子帶到了你們身邊,賜予你們的財富和食物遠超過你們的期望!你們還會繼續拒絕她的恩賜嗎?”“來吧!我們的主是生命的賜予者,也是世界的維持者!跟隨他的道路,將引領你們走向光明。”亞歷山大在神廟中聆聽了1場特別的布道,這場布道由1位身著綠色與白色長袍的瘦削黑人牧師朗誦,他的聲音充滿魅力,令人陶醉。亞歷山大被這位牧師的言辭深深吸引,認為他有著獨特的領導才能,足以勝任這座圣殿分會的負責人。這1決定讓在場的信徒們倍感欣慰,也為他們的努力注入了更多的動力。
然而,此刻的亞歷山大并未沉浸在喜悅之中,他深知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待著他去完成。在農業部門的工作順利進行之際,他開始了另1項宏大的計劃——建設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鑒于這個地方的特殊地形,亞歷山大認為建造渡槽并非明智之舉。相反,他選擇了1種更為經濟實用的方案——建造1系列小型人工渠道,這些渠道將貫穿整個城市,從迪亞努河和附近的泉水中取水,為居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水。這些運河雖窄小,平均寬度僅約1米,但卻足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居民們只需攜帶水桶,便可隨時從運河中取水。當然,如果嫌麻煩,也可以前往附近正在建造的大井中取水。這些運河最終將匯聚于大型地下蓄水池中,確保城市的水源充足。
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在提比亞斯實施這樣的計劃,而在贊山卻無法如愿以償,原因便在于這兩個城市的地形和自然條件。贊山的地面相對平坦,缺乏足夠的落差來利用自然重力引水。此外,該城市附近也缺乏可靠的淡水來源。因此,在贊山建造供水系統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而在提比亞斯則截然不同,這里的河流和泉水自然地從高處流向位于山下的城市只需挖掘運河便可利用自然重力完成引水工作既簡單又經濟。
“你們在供水系統建設方面進展如何?污水處理系統又進展到哪1步了?”出于對這些工作的關切,亞歷山大向費利西亞夫人詢問道。“運河的建設即將完成!”這位女士迅速回答道她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為了保持水質的清潔工程師們建議在運河的入口處安裝鐵或木制的格柵以攔截掉入的垃圾。這樣我們的水源就能保持清新了!我們甚至還計劃雇傭1些人來清理這些格柵。”費利西亞夫人的回答讓亞歷山大感到滿意但她的聲音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不過關于污水處理系統我們還需要進1步的努力和改進。”
然而,當提及污水處理系統時,她的聲音變得沉重而艱難,仿佛承載了沉重的負擔。"這地下的地球,比我們預想的更為頑強。"她緩緩道出,"我被告知,下面是1片堅硬的巖石與鐵質的土壤。盡管擁有主人賜予我們的全新工具,但挖掘的困難仍舊如同鐵壁般無法撼動。有人甚至開始質疑,這是否是1項能夠完成的任務。提比亞斯,這座坐落在鐵礦床上的城市,其基石的寶貴與堅固,使得我們難以對其進行嚴苛的開采。"
亞歷山大,那位曾夢想用更為堅固的鋼制工具破局的人,此刻也面露難色。他深知,即便是那些工具,也無法輕易撕開這片鐵石心腸的土地。"那么,便作罷吧。"他揮舞著手掌,做出了決定,令費利西亞夫人頗感驚訝。她原以為,這位男子會輕易放棄,但隨后,她聽到了他的話語,那并非放棄,而是另1種策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