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斷斷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即便這意味著要無奈地舍棄菲羅斯島,并且由此忍痛放棄雅努斯勛爵那可能的增援。
因為他始終都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應對這樣一種可能性:當帕克勛爵目睹亞歷山大如此堅定不移,不顧一切地接受一塊看似毫無用處,價值寥寥的巖石之后,或許會經過深思熟慮,毅然決然地決定放棄對其的爭奪,轉而對防線發起全方位的猛烈進攻,如洪水猛獸般勢不可擋。
而后,鑒于人員數量的捉襟見肘,軍團士兵極有可能無法一次性填補所有的防御空缺,進而如同決堤的大壩一般陷入全面崩潰的危境,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那么,接下來將會發生何種令人膽戰心驚,難以預料的狀況呢?
倘若帕克勛爵成功突破那看似堅不可摧卻實則暗藏危機的防線并且趾高氣昂地占領了那座意義重大的宅邸,那又該如何是好?
那么,一切也就到此為止了,不是嗎?
如同精彩的游戲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以失敗告終。
那么,對于菲羅斯島,亞歷山大究竟懷著怎樣的打算去處置呢?難道要無所作為地坐在島上無所事事地吮吸大拇指,眼睜睜地看著局勢惡化嗎?
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同夜空中遙遠而黯淡的星辰。但卻無人能夠斬釘截鐵地斷言其絕對不存在,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可能性,都不能被輕易忽視。
亞歷山大乃是一位行事謹慎,深思熟慮之人,他無論如何都必須將這一點納入全面而周詳的考量之中,哪怕這種可能性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渺茫難尋。
因此,盡管亞歷山大再三據理力爭,慷慨陳詞,最終也僅僅只允許500人踏上此次充滿艱險與挑戰的征程。
而后,為了對這一人數上的明顯劣勢予以最大限度的彌補,并確保他們在那不可避免的艱苦卓絕,危機四伏的兩棲攻擊之中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他毅然派遣了滿懷熱忱,英勇無畏的萊姆斯來領導這支隊伍。
他所做出的這一決策堪稱英明果斷,深謀遠慮,因為士兵們在即將來臨的激烈沖突之中,將會需要竭盡所能地發揮出每一分力量,每一絲勇氣,每一點智慧。
當萊姆斯的副官皮塞烏斯望見希特家族那黑色的船帆如同惡魔的陰影出現在遙遠的海天相接的地平線上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驚恐萬分地朝著指揮官聲嘶力竭地大聲呼喊,
“長官!有敵艦!就在我們船頭的方向有敵艦!那氣勢仿佛要將我們一口吞下!”
這使得萊姆斯一開始不禁有些惱怒,他眉頭緊皺,雙目圓睜,邁著大步快步走向自己的部下,嘴里不滿地嘟囔著,
“你這個糊涂的酒鬼,你在胡言亂語些什么‘船’?你難道忘記了我們已經將它們全部燒毀了!該死的,差一點就把整座城市都給燒成灰燼,難道你還想讓那噩夢重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