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薩魯斯決定與部落成員討論他們計劃做什么。他從亞歷山大站著的地方后退了一步,與部落的領導人討論了他的選擇。其中一位領導人臉上露出擔憂的表情,質問薩魯斯的想法。
“你不會真想答應他的要求吧?薩魯斯,羅曼的話,你不能相信!”
然而薩魯斯并不服氣,反而為亞歷山大說話。
“那么由西爾巴西斯人撫養長大的阿達尼亞人的話又如何呢?”
亞歷山大的確是斯提里科撫養長大的,斯提里科有一半西爾巴西斯血統。正因為如此,東福雷斯特同盟軍才對他如此尊敬。三萬名士兵意識到亞歷山大也許會信守諾言,于是開始爭吵。直到最后,大家達成了一致意見。薩魯斯再次走上前來,對著滿臉自信的亞歷山大說道。
“如果我們追隨你,我們就會要求為我們的家人伸張正義。所有參與屠殺我們親人的人都必須被交給我們。無論他們在阿達尼亞的地位如何!”
亞歷山大點點頭,說了一個詞。
“完畢…”
聽到條件被滿足,薩魯斯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后跪下,拔出劍,獻給亞歷山大,并發表了令人震驚的宣言。
“我向你獻上杜克斯——不……君主提圖斯·克勞狄烏斯·亞歷山大,我的劍,以及我的人民作為阿哈德尼亞帝國的同盟者及其真正的統治者的劍!獻給君主!”
看到這一幕,阿達尼亞的邊界軍隊和東福雷斯特的同盟軍一起舉起武器,高呼這句話。
“為了君主!”
這位年輕的將軍只能嘆息。他從未想過,也從未指望過自己能被擁立為君主。然而,霍諾里烏斯逼迫他這么做。通過不公正地處決斯提里科,并對自己提出誣告,亞歷山大只能以公開叛亂來回應。
亞歷山大無法得知此事,但霍諾里烏斯的軍隊截獲了本應交給他的信件。盡管斯提里科對兇手說了最后的話,但他還是給亞歷山大寫了一封信,懇求他逃離帝國。
這封信中要求不要讓阿達尼亞陷入進一步的混亂。不幸的是,這封信現在已經遺失在歷史中,而亞歷山大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得知了他教父的死訊。他因此發動了一場叛亂,反對已經四分五裂的帝國。
亞歷山大目前在卡斯特拉雷吉納,薩魯斯和奧迪烏斯在他身邊。東福雷斯特同盟軍的叛變和亞歷山大的公開叛變暫時仍是內部秘密。他不能簡單地帶著他新獲得的軍隊進軍拉文納。這樣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準備和計劃時間。正因為如此,亞歷山大決定在第二年春天宣示主權。
而亞歷山大則暫時有其他擔憂。阿拉里克在東部邊境駐扎著一支東福雷斯特軍隊,聽從他的命令。他們隨時可能涌入邊境,引發大規模戰爭。
如果這還不夠糟糕的話,雷蒂亞仍然四分五裂,被分成兩個較小的省份。雷蒂亞最西邊地區的杜克斯是亞歷山大不熟悉的人,他擔心這個人可能會與霍諾里烏斯派來的阿達尼亞軍隊合作,奪取亞歷山大的頭顱。
如果亞歷山大想要熬過即將到來的冬天,那么他需要做兩件事:與阿拉里克談判,并盡可能地強迫他站在自己這邊;同時將整個雷蒂亞都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他才向雷蒂亞一號的杜克斯派出了一名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