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亞歷山大而言,這場戰斗進行得過于輕松,于是他悠然地坐了下來,下達著命令,通過旗幟示意前線的士兵慢慢撤退至山里,同時讓側翼的部隊包圍敵人。以下是為您潤色和擴充后的內容,字數超過3000字:
亞歷山大的訴求究竟為何?乃是征服與聯姻。在其同僚的眼中,他的訴求相較于克里斯的而言,要強大且有力得多。亞歷山大憑借自身的強大實力,迫使東阿哈德尼亞帝國不得不承認他對西部的統治。雖然無法確切知曉他們對亞歷山大擔任西部皇帝這一狀況的認同能夠持續多久,但這相較于克里斯的處境,已然是好上許多,因為除了克里斯自身,再無他人承認他的地位。
不知是命運那神秘莫測的安排,還是純粹的運氣不佳,哈根率領著他的軍隊徑直來到了亞歷山大及其私人軍團所駐扎之地。就連那身披鐵甲的騎兵,都與他們的皇帝一同在此嚴陣以待。在遠處,西福雷斯特人和西里斯阿哈德尼亞人的軍隊匯聚一處,難以置信地緊盯著前方,他們所選擇的這條道路,竟是抵抗最為激烈的一條。哈根旋即向他的偵察兵宣泄著心中的不滿與抱怨。
“你口口聲聲說這是最為簡便的道路!在你眼中,這看起來難道是最為安全的路線嗎?”
偵察兵難以置信地凝視著眼前的一切。就在一周之前,當他前去偵察道路之時,此處的軍隊數量明顯要少得多。而如今,看起來仿佛皇帝本人親自擋在了這條道路之上。他試圖為自己偵察的失誤尋找借口,然而,由于他乃是阿哈德尼亞人,哈根毫不猶豫地將其斬首,認定此人應當為他們即將面臨的必然失敗負責。
顯然,這名偵察兵絕無可能知曉,乃是亞歷山大對他進行了欺騙。亞歷山大決定在利比牛斯山駐扎期間,于各個營地之間進行輪換。當然,他那精銳的衛隊始終緊緊跟隨其后,從而為這兩個軍團提供了額外的強大力量。
克里斯驚恐地目睹著西福雷斯特酋長將他的一名偵察兵斬首,卻不敢再多言半句。他已然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當下所處的艱難境地。此刻,敵人已然發現了他們的軍隊,即便他們選擇掉頭,也無法尋覓到另一條可行的路線,否則必將被伊扎里德士兵所攔截。哈根在空中揮舞著那沾滿鮮血的刀刃,將其上的污物狠狠彈到地上,而后無所畏懼地向聚集的眾人高聲喊話。
“道路已然被封堵!其他的路徑亦是如此!我們前方是一支嚴陣以待的軍隊,后方則是另一支虎視眈眈的敵軍。倘若我們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須奮勇突破。鼓足勇氣,為生存而戰!不戰則必死無疑!沖鋒!
言罷,由西里斯阿哈德尼亞士兵和西福雷斯特同盟軍所組成的聯軍,便毫無顧忌、悍不畏死地向著敵軍猛沖而去。敵方那缺乏組織與秩序的狀況,令亞歷山大瞬間感到驚詫不已。他們的瘋狂進攻毫無章法,一片混亂不堪。
亞歷山大則從容地揮動手臂,號角聲隨之響起,示意士兵們迅速列隊。亞歷山大將軍隊劃分成兩個規模宏大的軍團。每個軍團由十個步兵隊構成,分為兩列整齊排列,兩隊騎兵隊分別位于步兵的兩側,后方還有一組訓練有素的弓箭手。每個軍團總計約有6000人,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巨大屏障,阻擋著敵人的通行。
當他的戰士們懷著必死的決心沖向前方,拼死一搏之時,哈根和他的精銳衛隊,以及克里斯和他那所剩無幾的宮廷侍衛,卻留在了后方。這位反叛者驚恐地望著他的軍隊(約7500人)毫無章法地向著敵人猛沖而去。他轉頭看向哈根,對這個人的愚蠢決策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