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里庫姆教區乃是阿哈德尼亞帝國東西兩部分之間存在爭議的一片領土。雖然在赫斯一世駕崩之后,伊利里庫姆教區在名義上正式歸入了西阿哈德尼亞帝國的版圖,但東阿哈德尼亞帝國很快便憑借強硬的手段掌控了該地區。
然而,最近由于亞歷山大與阿拉里克達成了相關協議,局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當下是東福雷斯特人占據了這片區域,驅逐或者同化了原本占領該地區的任何東阿哈德尼亞軍隊。這成為了與東阿哈德尼亞帝國之間的主要爭論焦點,也是他們試圖將亞歷山大罷黜下臺的關鍵原因之一。
不過,倘若阿拉里克的統治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亞歷山大就勢必要與他進行一番深入的交流與探討。他絕對不會允許東福雷斯特人在伊利里庫姆教區定居下來,任由這片土地繼續衰敗腐朽下去。因此,他只能點頭表示同意百夫長所提出的這一建議。
“很好。我定會與阿拉里克就他為掌控該地區所付諸的努力展開交流。您能夠將此事告知于我,實在是太好了。從這個人呈遞給我的報告來看,他似乎將一切都掌控得井井有條。我定會確保您因為將這些寶貴的信息托付于我而獲得豐厚的獎金。”
百夫長連忙點頭,心懷感激地向皇帝表達著自己的謝意。
“多謝陛下的仁慈與恩賜,倘若您后續還有其他的需求,請隨時向我發問!”
亞歷山大只是微微頷首,輕輕地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而后便轉身離開了。在臨行之前,他還不忘對那人說出幾句鼓舞人心的話語。
“繼續努力,為了帝國的繁榮與安寧!”
亞歷山大又在村莊之中穿梭行走了一圈,而后回到了自己的馬背上。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登基之后,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對阿哈德尼亞帝國的民事與軍事事務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重組與整頓。如今,阿哈德尼亞半島已然重獲安全,野蠻人被驅趕回了他們原本的領地。道路變得安全無阻,農作物產量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
很快,這些斐然的成就便會在整個阿哈德尼亞廣泛傳播開來,阿哈德尼亞的人民也開始逐漸改變對亞歷山大的看法與評價。盡管如此,貴族階級那深深的仇恨卻依舊如影隨形。畢竟,亞歷山大幾乎剝奪了他們手中的所有權力,并將其重新分配給了軍隊。
雖然貴族們依舊過著富裕奢華的生活,但他們已然不再是西阿哈德尼亞帝國的政治精英階層。因此,他們會不遺余力地繼續設法廢黜亞歷山大的皇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