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為皇帝,肩負著引領我的子民走向勝利,走向繁榮的神圣職責,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榮耀。你盡可放心,我的愛人。
我的敵人迄今為止尚未找到能夠將我置于死地的方法,他們也永遠不會找到。我會一如既往地堅守陣地,奮勇殺敵,最終安然無恙地回到你的懷抱之中,如同倦鳥歸巢。
我堅決拒絕像你那不成器的哥哥霍諾里烏斯那般,只會懦弱地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帝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分崩離析,看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而無所作為!”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憤怒與決心。
普拉西狄亞深知亞歷山大對她的哥哥霍諾里烏斯懷有根深蒂固,難以化解的仇恨。即便在霍諾里烏斯已然離世之后,他似乎也始終未能放下這份積怨已久,如巨石般沉重的怨恨。
由于霍諾里烏斯在位期間碌碌無為,無所作為,昏庸無能,亞歷山大一直試圖成為與他截然相反的存在,積極投身于阿哈德尼亞的戰爭之中,為了國家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而戰。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他已然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中度過了漫長而艱辛的一生,戰爭已經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最終,普拉西狄亞只能無奈地嘆息一聲,那嘆息如同深秋的寒風,帶著無盡的凄涼。她鄭重地要求她深愛的人作出一個莊重而嚴肅,神圣而不可違背的承諾。
“答應我,你一定會毫發無損地回到我的身邊,可以嗎?”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祈求,仿佛一個迷失的孩子在尋找回家的路。
亞歷山大那英俊非凡,令人傾倒的臉上綻放出自信而堅定,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點頭答應了女人的請求。他從未期望自己會戰死沙場,成為無名的烈士。
但他也絕不可能在這關鍵時刻臨陣退縮,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士兵們在沒有他的引領下盲目地奮勇作戰。因此,他能夠絕對肯定且毫不猶豫地作出如此鄭重而沉重,神圣而莊嚴的承諾。
“我保證……”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從心底發出的誓言。
聽到這些斬釘截鐵,堅定不移的話語后,普拉西狄亞對當前的局勢感到稍稍安心了一些,她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一點。她又與亞歷山大傾心交談了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里,他們分享著彼此的心聲,傾訴著對未來的期許。
而后才體貼入微地讓他回去繼續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因為她知道,國家的命運此刻正掌握在他的手中。倘若亞歷山大想要成功地打好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防御戰,他就必須明確他的工廠的生產重點和優先次序,必須精心布局,統籌帷幄。
故而,他果斷下令將弩,投石機以及弩箭列為軍事工業生產的首要重點,一切都為了勝利,為了和平。
至于阿拉里克,盡管接到了按兵不動,等待時機的命令,但他絞盡腦汁地思索著如何報復亞茲德格德,畢竟對方曾經試圖對他進行血腥殘忍的謀殺,那是對他生命的威脅,對他尊嚴的踐踏。
在經歷了如此大膽而危險,令人發指的舉動之后,如果他選擇坐視不管,無所作為,那簡直是對他自身尊嚴的一種莫大侮辱,是對他榮譽的玷污。
也許這位東福雷斯特國王會在亞歷山大尚未完全準備妥當之前貿然發動戰爭,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究竟事態會如何發展,是和平的曙光先降臨,還是戰爭的風暴先席卷,唯有時間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一切都在未知之中,一切都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