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利里庫姆邊境,東阿哈德尼亞軍隊和他們的阿蒙赫拉夫特盟友遭遇了類似的悲慘命運,他們竭盡全力,用盡各種方法試圖摧毀敵人為保衛這片土地而精心建造的一座座堅固堡壘。然而,當敵人如潮水般瘋狂地沖向他的防御陣地時,阿拉里克只能充滿輕蔑,不屑一顧地冷冷一笑。
亞歷山大此刻正穩穩地騎在一匹高大威武,英姿颯爽的戰馬上,那戰馬毛色亮麗,肌肉緊實,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亞歷山大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堅定地凝視著前方,率領著他的軍隊,步伐堅定有力,如疾風般大步流星地穿過喀里多尼亞那廣袤無垠,遼闊無邊的壯麗領土。
這片土地上,起伏的山丘連綿不絕,蔥郁的森林延綿至天際,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在低語著古老的故事。遠處的河流奔騰不息,波光粼粼,好似一條銀色的絲帶蜿蜒在大地之上。自從那英勇無畏的蠻族在哈德良城墻內以雷霆萬鈞之勢成功地擊潰了敵人以來,他們便以無比的智慧和果敢,明智地采取了靈活多變,出其不意的精妙小規模作戰策略。
他們如同暗夜中的幽靈,在那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悄悄地潛入阿哈德尼亞人的營地。夜色如墨,濃得化不開,只有幾顆稀疏的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芒。營地周圍靜謐得讓人害怕,偶爾傳來幾聲夜梟的啼叫,更增添了幾分陰森的氣氛。蠻族戰士們悄無聲息地靠近,如同鬼魅一般發動令人猝不及防的襲擊。并且,他們精心策劃,巧妙布局,發動了一系列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的致命伏擊。
自從這場殘酷血腥,充滿殺戮與毀滅的戰爭拉開序幕之后,阿哈德尼亞使節對喀里多尼亞人民的態度就變得異常惡劣和強硬,那冷酷無情的態勢仿佛能將一切溫暖都凍結。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對于志在必得的普里穆斯來說,都已經不再重要,如同過眼云煙般不值一提。因為他的目光堅定地鎖定在那個宏偉的目標上,那就是很快就要實現奪回安東尼古城墻的偉大壯舉。
大軍繼續勇往直前,如同一股洶涌澎湃,不可阻擋的洪流,帶著無盡的決心和勇氣,勢要沖破一切阻礙。一名被派遣在大軍前線的斥候也神色匆匆,腳步慌亂地趕了回來,他的面色陰沉如厚重的烏云,那臉上滿是深深的憂慮和無法掩飾的緊張。他急促地喘著粗氣,豆大的汗珠順著他那黝黑的臉頰滾落,他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所親眼目睹的嚴峻情況,絲毫不差地迅速報告給了指揮官。
“長官,前方出現了一支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的喀里多尼亞軍隊。他們的人數幾乎是我們的兩倍之多,那密密麻麻的身影如同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他們懷著無比堅定的決心,試圖與我們激烈地爭奪該地區的控制權。請問我們有什么具體的應對命令?”
普里穆斯甚至連片刻的思考都不需要,他那久經沙場所磨礪出的敏銳直覺和果斷決策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他迅速而果斷地發出了命令,他那洪亮而堅定,充滿威嚴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響亮,讓附近的所有勢力都能夠清晰無誤地聽到他那堅決的指示。
“準備戰斗。如果我們能夠在這里成功地擊潰喀里多尼亞人,那么他們將再也無力抵抗安東尼城墻的重建。在這里,我們要進行最后的頑強抵抗,為了榮譽,為了勝利,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身后的親人和土地,我們絕不能退縮,必須背水一戰!”
將軍的軍隊已經長途跋涉,歷經艱辛,艱苦行軍近六個月的漫長時間了。在這漫長的征程中,他們遭遇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殘酷血腥的激烈戰斗,早已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他們的身軀布滿了戰斗的傷疤,心靈也承受了巨大的創傷。大部分士兵都在那殘酷的戰斗中英勇無畏地犧牲,他們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因此,當他們聽說這場戰斗將是他們的最后一場戰斗時,內心深處不禁涌起了一陣夾雜著輕松和解脫的復雜感覺。他們高高地舉起手中那沉重的盾牌,眼神中燃燒著如同熊熊烈火般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做好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激烈戰斗的充分準備,仿佛一群即將投入生死搏斗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