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進水里!這樣才安全!我們能夠活下去!”
“對!脫掉你的盔甲然后跳下去!這是我們唯一的生路!”
“跳下去,才有一線生機!留在原地,只有死路一條!”
許多人確實聽從了這一建議,心中想著:“這總比傻傻地站在那里無所作為要好得多!”因為他們發現自已腳下的地面搖搖欲墜,令人難以承受。
又有誰能夠責怪他們呢?
除非被撞擊出多處巨大的裂縫,否則很少能夠看到
因此,按照某些標準來看,冒險一試確實是明智之舉。
但結果如何?
好吧,事實證明墜落幾乎總是致命的,所有人都會因跳下或因持續受傷而死亡。
而下方的男人們則是看著這集體自殺的行為,心中駭然,心寒不已。
認為從橋上縱身跳入水中會比留在原地靜候救援更為有利的這種觀點,無疑是極具爭議性的。
因為絕大多數嘗試這樣做的人,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干凈利落地落入水中,反倒是在墜落的途中撞上了各種各樣的漂浮物,骨頭斷裂、粉碎的聲音此起彼伏,伴隨著的是那極度痛苦的凄厲叫喊。
他們要么因為傷勢過重而當場殞命,要么因為疼痛到眼前發黑而失去意識,隨后在水中溺水身亡。
即便是那些成功安全著陸的幸運兒,也很快發現冰冷刺骨的海水潛藏著極大的危險。那些漂浮著的石頭和木屑讓他們的航行變得舉步維艱。
這些重達數噸的龐然大物,哪怕只是輕輕的一碰,都足以讓人遭受重傷,甚至就像壓碎一顆鮮嫩多汁的葡萄一樣,將人瞬間壓得粉碎。
而對于那些真正不幸至極的人來說,他們獲得了“殊榮”——降落在附近船只的甲板上,然后瞬間就像熟透的葡萄一樣爆裂開來,殷紅的血塊濺滿了甲板,有時甚至會把站在下方的人也一并卷入死亡的深淵。
整個這一事件讓身處下方的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震驚。他們眼睜睜地看著一群又一群的人從高聳的塔尖上跳下,義無反顧地朝著死亡奔去。他們最初發出的是震耳欲聾的咆哮尖叫聲,片刻之后就變成了痛苦的呻吟聲。
白色的泡沫很快就與殘缺不全的尸體和四處漂浮的碎片相互混合。
這一幕給所有在場親眼目睹的人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然而,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對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因為很快,他們用以觀看這一切的平臺——那些船只,也受到了這場正在上演的災難的波及。
橋梁被毀所產生的洶涌波浪使得船只前后劇烈搖晃,幅度越來越大,直到——
“啊啊啊啊!救救我們!我們的船要傾斜了!”
“快去另一邊!跑到另一邊!要保持船的平衡!”
“分散你們的體重!動作快點!均勻地分散你們的體重!快!”
“不……船傾斜得太厲害了!我們要沉了!我們要沉了!”
“緊緊抓住任何堅固的東西!任何能夠抓得住的東西。無論如何都千萬不要放手!”
船上的人員使盡渾身解數,竭盡全力試圖挽救這危在旦夕的局面,然而一艘船成功地穩住了,另一艘卻不幸失敗了。后者最初啟航本是為了遠離災難的中心,以減輕巨浪的沖擊影響。
但不幸的是,船帆的自然擺動再加上海上洶涌的巨浪,就足以讓它徹底傾覆,這也充分證明了這艘船的負載有多么沉重。
就這樣,羅伯特爵士的五艘船接二連三地損失了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