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人可能會說,他們原本就并非此意。
這更像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全力進攻,這些人基本上被當作炮灰,用以探尋營地防御的薄弱之處。
這一幕不斷地重復上演,從不同的方向,一波又一波的小分隊從三面進攻營地。
但所有的結果都是如出一轍。
防御極為牢固,希特軍官們未能發現任何明顯的缺陷。
沒有專門的攻城設備,這個營地似乎是堅不可摧的,唯一真正的限制是,正如向斯科皮大聲呼喊的那樣,“指揮官,我們已經沒有什么可以投擲的東西了!箭、標槍,甚至連石頭都沒有了!請大人指點!”
敵人如潮水般洶涌澎湃的進攻,唯有耗費大量的箭支才能夠成功擊退。
當他的手下乞求更多的資源時,斯克羅皮奧只能默默地自嘲道,
“我能有什么建議?我們只能堅持到增援部隊的到來!”
他只希望主營沒有將他們拋棄。
看到最初的幾波已方部隊就如此輕易地被斯科皮隊擊退,希特的軍官們在內心深處痛苦地輕輕呻吟起來。
最初的幾次戰斗清晰明了地向他們揭示,如果沒有恰當合適的攻城器械,想要占領該地,必將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
然而,馬赫特大人已經堅定不移地表明了他的決定——無論他們當下的裝備狀況如何,他們在今日就要將營地占領。
接到這一命令之后,希特軍官們毫無選擇的余地,只能乖乖服從,否則他們將會受到軍事法庭的嚴厲審判。
所以,面對這一荒唐至極的命令,他們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竭盡全力地減少傷亡的情況。
對堡壘發起的最初幾次攻擊,皆是由進行短距離突襲的士兵所組成,每一波的人數不超過四十到五十人。
其背后所蘊含的想法是,與其貿然地大規模部署軍隊,倒不如先去探查敵人的弱點,并寄希望于能夠找到他們防御之中被忽視的關鍵點。
這種緩慢、低強度且有條不紊的方法,對于斯科皮而言,既是一種福音,也是一場禍害。
這是一種優勢,因為他們能夠憑借自身所處的有利位置,相對輕松地擊退為數不多的攻擊者,從而有力地證明了攻擊是徒勞無功的。
但這種策略同時也是一種災禍,因為這種策略會以更為可怕的速度消耗他們原本就極為稀少的箭矢。由于進攻方的人數較少,這意味著他們能夠分散開來,而且因為防守方的軍團士兵必須嘗試擊中那些移動的目標,所以許多人盡管射術精湛,卻還是射偏了。
甚至在幾波攻擊失敗之后,軍團士兵們就完全停止了射箭的動作,轉而使用石頭,有些陷入絕望的人甚至使用金屬鍋碗瓢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地節省彈藥,為即將來臨的“主攻”做好充分的準備。
雖然使用這種簡易的武器,確實讓進攻的希特軍官們感到精神為之一振,但他們很快就察覺到,這個營地的防御雖說令人印象深刻,但僅僅是流于表面。
“就這樣!繼續進攻!這些可憐的家伙補給不足!他們很快就會崩潰瓦解的!”
而他們既然能夠有所感知,那馬赫特大人自然也能夠敏銳地察覺到,于是他連忙喊出了這個命令,聲音頓時比往常有力了許多許多。
這個大好機會的展露,甚至足以打破這個堅韌人物一貫的沉穩外表。
正如以往一樣,軍官們迅速而又熱切地跟隨著他們的指揮官。
因此,在接下來的一次進攻中,軍團士兵們所遭遇的,不再是通常那支微不足道、力量分散的部隊,而是一支擁有著恰當裝甲編隊的全面沖鋒!
“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