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在諸多事務上,他們或許對酋長心懷不滿與沮喪。
然而,即便如此,絕大多數平民依然對他抱持著敬重之情。
即便是那些心存反對之意的人,大多也僅僅期望他能夠轉變自身的行事風格。他們哪怕在夢境之中,也決然不敢奢求他下臺,因為哪怕是他們,也清晰地知曉究竟是誰將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
然而,這種狂熱且趨于一致的共同想法,卻并未獲得一小群極端分子的認同。這些人多數隱匿于軍隊之中,他們將所有的責任一股腦兒地歸咎于首領,尤其是針對近期所遭遇的一系列慘痛損失。
他們聲淚俱下地哭訴著自已兄弟如何在戰場上無謂地犧牲,以及指揮官是如何的無能。
但他們始終執拗地拒絕正視那清晰明了、黑白分明的現實——他們在戰斗中實在是寡不敵眾,所擁有的武器裝備與敵方相比,遠遠地處于落后狀態。
正因如此,每當他們遭遇失敗并被無情擊退時,部落之中便會回蕩起這些飽含著濃烈情感的悲憤吶喊聲。
起初,這些好戰分子毫無懸念地期望能夠招募更多的男性加入軍隊,以此來縮小雙方在人數上的巨大差距。
但正如前文所述,商人出手阻止了這一行為,他們以此為籌碼,要求換取更大程度的貿易自由。
他們信誓旦旦地聲稱,銷售額越是龐大,他們所能貢獻的稅收便會越多。但酋長出于政治層面的審慎考慮,毅然決然地否決了這個看似誘人的想法。
這意味著那些棘手的問題依舊頑固地存在著,而酋長本人卻未能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最終致使他得罪了兩個派系。
在經歷了一次慘痛至極的損失之后,這一切終于達到了無法收拾的頂點。
當失敗的噩耗傳至部落時,一伙極端分子在夜幕的掩護下,決定潛入酋長的營帳并將其殘忍地殺害。
隨后所發生的事情,便不難想象了。
一片混亂不堪的景象瞬間籠罩了整個部落。即便是在最為理想的狀況下,面對三大家族那壓倒性的強大實力,各個部落也早已處于下風,難以抗衡。
而如今,他們已然變成了一群群無頭蒼蠅,局勢糟糕到幾乎瀕臨滅亡的邊緣。
一些當地民眾甚至感慨道,此次的狀況比第一次更為惡劣,因為這一回將他們推向深淵的并非來自外部的敵人,而是他們內部的自相殘殺。
三大家族果然信守了自已的承諾,在成功解決了所謂的“暴君”之后,并未趁機對部落發動侵略性的攻擊。
主要原因在于他們根本無需如此。各個部落自然而然地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各個部落之間再度爆發了激烈的權力之爭。
無數的責備與威脅被毫不留情地拋出,每個小酋長對于事情為何會演變至如此糟糕的境地,都有著自已獨特的看法,并且他們無一例外地堅信著這些看法。
當這些血氣方剛、對權力充滿渴望的軍閥們相互碰面并激烈爭斗時,血腥與死亡便如影隨形,自然而然地接踵而至。
當地民眾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困境,陷入了他們歷史上最為混亂的內亂之中。
在對權力的極度渴望之下,他們親手摧毀了迄今為止所取得的一切來之不易的成就。
他們那位偉大領袖所創建的曾經適度集中的社會體系被徹底粉碎成了支離破碎的殘片,他們不僅回歸了傳統的部落生活方式,而且根據某些傳言,甚至可能出現了進一步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