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亞歷山大的意思并非是說這種挑撥離間的事情只會以一種方式發生。
就如同其他心懷嫉妒的部落可能想要給西巴里亞人制造混亂一樣,反過來的情況或許更為真實。
許多普通民眾,對于這些生活在他們中間的“野蠻人”,肯定不會抱有友善的態度。
更重要的是,許多統治這片土地的強大領主,必然會對他們心懷怨恨。
由于靠近邊境,他們同樣遭受過蠻族的侵擾,就如同米蘭達夫人一樣,許多人在襲擊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這份傷痛使得他們對當地人的仇恨刻骨銘心。
因此,亞歷山大希望將當地人從這些充滿敵意的地區遷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或許也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
據雅努斯勛爵和米蘭達夫人所言,居住在內陸地區的人,排外情緒相對沒有那么強烈。
當然,別誤會,他們依舊對北方人滿懷憎恨,只是他們與北方人之間缺乏那種直接的、刻骨銘心的個人聯系,所以仇恨的程度相對稍輕一些。
最后,亞歷山大之所以想要分裂并驅逐當地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為了更好地讓他們融入錫巴利亞社會。
通過將這些人與他們原本的核心區域隔離開來,他希望用這種“外來者”的文化,如同潮水般“淹沒”他們,從而慢慢地消除這種可能引發不穩定的危險因素。
亞歷山大自然深知,這些不為人知的深層次原因,是絕不能全部說出口的。
哪怕僅僅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如果他將這些原因和盤托出,梅茲蒂爾必然會對亞歷山大是否能夠履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承諾,產生深深的懷疑。
因此,亞歷山大只是表現出一副缺乏足夠可用土地,且貴族們又不愿意交出更多土地的無奈模樣。
但正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梅茨蒂爾的代表團自然不愿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人民,如同散沙般消失在侯爵控制的土地上。
于是,他們開始向亞歷山大施壓,明確表示這絕非他們原本想要的交易。
“倘若我們的兄弟就這樣被無情地拋棄,他們必將陷入分裂的困境。
他們該如何獨自生活呢?他們甚至連外人的語言都不會說。
我們又怎能確定他們不會受到迫害呢?而且,他們將如何與我們保持聯系呢?”
代表團提出的這些問題,確實都是合情合理的批評,尤其是關于保持聯系這一點,更是切中要害。
要知道,關系緊密的部落人民,向來更喜歡與自己的族人生活在一起。
然而,這一帶的道路狀況實在是糟糕透頂。
除了一條通往開拉的寬闊公路外,幾乎全是坑坑洼洼的鄉村土路。
在這樣的道路條件下,想要進行順暢的交流,實在是困難重重。
因此,那些居住得較為遙遠的當地人,一旦長時間遠離自己的親人,確實會不可避免地開始感到孤獨無助。
而道路狀況如此糟糕,很大程度上是人為故意造成的,并且與當地人的存在息息相關。
侯爵的高層們擔心,如果當地人突破防線,那么良好的道路網絡反而會對他們自身不利。
因此,為了防止有朝一日醒來,突然發現一支野蠻軍隊順著他們自己修建的石板路,直接兵臨城下,敲開他們的城墻,侯爵們便故意讓北部地區的發展程度遠遠低于南部地區。
畢竟,有誰愿意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開發這樣一塊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的脆弱土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