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交出那些人的最后機會。他們必須為我兒子的死付出慘痛的代價!否則,我即刻就調轉我的軍隊!”梅茲蒂爾滿臉扭曲,發出了這如同最后通牒般的怒吼。
此刻,亞歷山大才意識到,自已之前對于梅茲蒂爾提出無理要求背后原因的理解,似乎出現了偏差。
原來,建造這座城的目的,并非僅僅是為了貪圖更多的奴隸。
實際上,當地人對于奴隸數量已然感到滿足,甚至有些人對于此次掠奪所獲取的戰利品數量,已經相當滿意,以至于他們原本就對參與這場戰斗興致缺缺。
他們更渴望帶著現有的收獲,平安返回家鄉,盡情享受生活,而不愿再去冒失去一切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來看,侯爵們對這些土著人的某些看法,似乎并非毫無道理。
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亞歷山大竟會向他們許諾大片的土地。
在這種巨大貪欲的驅使下,赫爾瓦蒂人就如同撲火的飛蛾,不顧一切地投入到了戰斗之中。
或許,這正是為何梅茨蒂爾對于在此次襲擊中失去兩個兒子的怨恨,顯得格外強烈。
他們原本已即將能夠盡情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然而此刻,一切卻化為泡影,他們失去了最親愛的兒子。
正因如此,梅茲蒂爾堅決要求對方償還這筆血債。
而亞歷山大,則面色冷峻地回視著這個提出苛刻要求的男人那憤怒的目光。
他心中已然下定決心,絕對不會輕易滿足這個人的無理愿望。
暫且不論將這三千人處決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準則,即便僅從當時的戰爭原則而言,這些俘虜理所當然地應是他的財產,不容他人覬覦。
所以,面對梅茲蒂爾的無理取鬧,亞歷山大內心其實只想冷冷地哼一聲,然后毫不留情地回擊:“你們那兩個兒子倘若當初肯聽我的話,此刻便還能活著。他們的死,完全是你們自已一手造成的,別在我面前假惺惺地哭訴!”
但亞歷山大深知,在此時戳傷一個正沉浸在喪子之痛中的人,絕非明智之舉。
于是,他努力在臉上擠出一絲同情的神色,隨后輕聲說道:
“酋長,對于您所遭受的巨大損失,我深表哀悼。我深知這是殘酷的戰爭,但對于任何一位為人父母者而言,失去孩子無疑是最令人心碎的悲痛。
至于我未能及時趕來支援你們,我只能向您表達深深的歉意。當我們抵達此地時,你們的陣線已然陷入極度混亂之中,我們著實難以將你們與進攻的侯爵部隊清晰區分開來。
我們擔心這是敵人佯裝撤退的詭計,故而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他們隨時發動反擊。直至我們確認不存在此類威脅之后,才敢果斷采取行動。”
亞歷山大的這一番話語,表面上看似在竭力安慰梅茨蒂爾,實則是在巧妙地掩飾自已的立場,同時不動聲色地提醒梅茨蒂爾,在殘酷的戰爭中,死亡本就是難以避免的,這一切皆是為了領土的爭奪。
緊接著,他并未給梅茨蒂爾留下反駁的機會,迅速話鋒一轉,提出:
“倘若您一心想要為逝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那就別將目光停留在我身上,請看那邊!”亞歷山大抬起手臂,手指堅定地指向逃亡的侯爵們所在的方向,“他們才是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是首席建筑師。只要您能成功打敗他們,我便將他們的指揮官以及營地中的所有戰利品,統統都交給您!”
這一提議,既滿足了梅茲蒂爾對大量戰利品的渴望,又給予了他為兒子報仇的機會。
終于,梅茲蒂爾不再執著于追究亞歷山大的責任。
當亞歷山大眼中閃爍著銳利卻又略帶歡快的光芒轉身離開時,究竟誰才是這場交鋒中的真正勝出者,似乎已難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