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伯納德勛爵無法確切知曉艦隊起航的具體時刻,但他能斬釘截鐵地確認,艦隊已然踏上征程。并且,依據大致的時間脈絡來推斷,這支艦隊極有可能已在悄然逼近。
這一消息,恰似一把銳利的匕首,瞬間刺痛了亞歷山大的心,足以撩撥起他滿腔的憤怒。
形勢已然萬分危急,容不得絲毫懈怠。亞歷山大當機立斷,即刻下達命令,要求軍隊加速前行,步伐務必緊湊而迅速。
不僅如此,他甚至決然地命令士兵們將大部分的補給車以及沉重的攻城設備,統統交由仆人負責看管。
畢竟,敵方增援部隊即將兵臨城下的可能性實在太大,大到讓人根本無法忽視,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著他們的安危。
當然,在亞歷山大的內心深處,也暗自期許著一種最為理想的狀況,那便是這支救援艦隊會因海上突如其來的災難,諸如洶涌澎湃的海浪、遮天蔽日的風暴,又或是變幻莫測的暗礁,而被無情地吞沒于浩瀚的海洋之中。
倘若真能如此,亞歷山大便能在此地暫且安身,從容地應對后續的局勢。
而且,他的這種期望并非毫無根據的幻想。在這個時代,木制的船只在波濤洶涌的大海面前,顯得是如此的脆弱不堪,被海浪無情卷走的概率之高,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以至于都近乎不值得特意提及。
回溯往昔,在那著名的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強大的羅馬帝國甚至以這樣令人扼腕的方式,接連損失了兩支龐大的艦隊。
每一支艦隊都承載著十萬英勇的士兵,這一數字,相當于他們全體體格健全士兵總數的百分之二十。
倘若不是迦太基的全體民眾在精神狀態上出現了某種難以言喻的異常,僅僅是這一次毀滅性的損失,便足以讓迦太基在這場戰爭中穩操勝券。
然而,盡管亞歷山大能夠從這些過往的歷史事件中汲取些許啟示,但他卻深知,不能對這種充滿變數的幸運之事抱有過高的期望。
畢竟,這些事件猶如天氣一般變化無常,難以捉摸。
而最為明智的做法,便是未雨綢繆,做好最壞的打算,以應對任何可能出現的危機。
于是,在伯納德勛爵信誓旦旦地保證希特家族依舊駐守在山頂之后,亞歷山大終于稍稍打消了心中對可能遭遇伏擊的重重疑慮。
他果斷地命令麾下的士兵們迅速散開隊形,即刻展開快速行軍,如同獵豹追逐獵物一般,試圖盡快追上正在匆忙撤退的侯爵們。
他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在侯爵們成功抵達山腳,并獲得帕克勛爵的援助之前,迫使他們與自已展開一場決戰。
至于伯納德勛爵撒謊的可能性,亞歷山大經過一番審慎的思考,認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這個人在被俘之后的言行舉止,到他所透露的每一個細節,都與亞歷山大今日在此地通過獨立觀察所了解到的其他情況,嚴絲合縫,高度吻合。
因此,當下亞歷山大的首要任務,便是在杜克·希特的部隊加入戰局之前,迅速解決與侯爵們之間的沖突,以免夜長夢多。
......
“大人,我們的偵察兵傳來急報,敵軍此刻就在我們身后幾公里處!他們似乎正在全力追擊我們!大人您有何指示?”
亞歷山大親自率領著約兩萬五千名士兵,以迅猛之勢快速前進。
如此龐大的隊伍,行動起來自然難以逃過附近任何人的眼睛。
在遠遠觀察到那揚起的遮天蔽日的巨大塵土之后,貝克菲爾德勛爵派駐在后方負責偵察的士兵,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向指揮官通報了這一迫在眉睫的危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