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亞歷山大的許多親信在舉辦宴會之時,都會偶爾私下里小心翼翼地請求他,允許他們“借用”他的廚師。
“我們有一位來自帕夏廚房的廚師”,這句話儼然已經成為在贊贊地區宣傳自家派對的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方式。
由此可見,將這些優秀的廚師當作禮物贈送,或者借給各國以表示友好與善意,在當時乃是極為常見的事情。
總而言之,這些被俘的士兵,在亞歷山大眼中,根本不是凱特勛爵所想象的那般,是一種負擔。
他們分明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能夠為他帶來諸多潛在的利益和價值。
于是,亞歷山大一臉堅定,再次重申道:“抱歉,大人,條約已然簽署完畢。我們雙方對此都頗為滿意。倘若我再去和卡斯特爾勛爵提及此事,實在是有失誠信。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絕不能食言而肥。”
倘若凱特勛爵此時正在飲酒,恐怕聽到這話,定會驚得將口中的水直接吐出來。
“你已然贏得了勝利,甚至從盟友手中奪取了一半以上的土地,如今卻還大談什么信譽……”
凱特勛爵在心里不可置信地冷笑,好不容易才抑制住自已想要滔滔不絕反駁的沖動。
而后,他本想爭辯,試圖向亞歷山大說明他在這件事情上的觀點是錯誤的,并且闡述如何在不改變條約任何內容的前提下,達成他們的目的。
他覺得卡斯特爾勛爵只需向亞歷山大支付現金,用以換取那些被俘的男男女女,然后便可將他們從營地之中帶走。
然而,很快他便意識到,自已似乎忽略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亞歷山大根本就對與卡斯特爾勛爵討論此事毫無興趣。
“……那大人,要不我們直接從您這里買?”
凱特勛爵反應極快,盡管聲音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沙啞,但還是咬著牙說道。
其實,他之前之所以沒有提出這個想法,自然是因為資金方面的匱乏。
當亞歷山大很快便指出這一困境時,他先是滿臉懇求地說道:“請給我們一些時間來籌集資金,大人!真的不會耗費太長時間的。”
但他的請求很快就被亞歷山大一聲即興的哼聲無情地駁斥了。
“你難道打算一路回到萊尼卡,費盡周折收集所需的資金,然后再折返回來嗎?誰又能知曉,在這期間會發生何種變故?難道要我一直免費為這么多男人和女人提供住房、食物和衣物嗎?”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為了節省成本,將囚犯出售,甚至干脆處決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人,我們愿意在隨后的贖金中彌補這筆損失,”凱特勛爵自然也知曉這些歷史典故,所以趕忙補充了這一理由,試圖說服亞歷山大。
但亞歷山大對此卻并不買賬,他微微仰起頭,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姿態說道:“嘿,你們當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付得起贖金呢?還是先操心操心你們自已吧。”
其實,此刻亞歷山大所暗示的內容,并不完全準確。
因為即便這些貴族可能并非富可敵國,但至少他們還是有能力贖回一部分人的。
尤其是考慮到亞歷山大給他們的“折扣”,他所開出的價格,其實相當合理。
凱特勛爵正欲開口爭辯,亞歷山大卻突然冷笑一聲,“不過……我有一件想要的東西!”
貴族們用以交換的,絕非僅僅局限于硬通貨這般簡單直白的方式。
當局勢陷入緊張,他們手頭拮據、資金匱乏之時,歷史上諸多先例為他們指明了別樣的償還途徑。
比如說,做出政治上的讓步,宛如在權力的棋盤上挪動關鍵棋子,以換取暫時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