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亞歷山大的這一番還價,讓琳達小姐的臉頰微微鼓起,顯然是心中極為不悅。她開始與亞歷山大討價還價起來:
“我需要更多的資金……至少得讓事情能夠順利地進展下去。這樣吧,第一年就給我300萬美元,接下來兩年暫且休息,十年之內還清所有款項!”
“……”亞歷山大再一次對琳達小姐的厚顏無恥程度感到震驚不已。
琳達小姐這般說法,聽起來仿佛她是出于“仁慈”,才給予亞歷山大1000萬羅帕爾的回報。
然而,實際上,不僅此次要求的金額比之前雙方商定的數額高出了許多,而且她還期望整個資金交付的過程能夠更加迅速地完成。
更糟糕的是,從她的言語中不難聽出,她似乎壓根就不想支付任何利息!
“你難道還能提出更多過分的要求嗎?”亞歷山大一臉認真地問道。
在這諸多條件當中,唯一看似還算合理的,或許就是承諾的回報期限了。但即便如此,亞歷山大心里也十分清楚,以琳達小姐的行事風格,他甚至覺得自已連一半的錢都未必能夠拿得回來。
不過,當他漸漸地平靜下來之后,卻驚訝地發現,這件事情似乎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實質性的困擾。
他清晰地記得,自已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并非是為了那區區金錢——相較于金錢,他更熱衷于以一種更為“獨特”的方式來獲取回報,例如,通過各種政治利益和影響力的積累,來實現自已更為宏大的目標。
因此,在經過一番你來我往、不斷調整的艱難談判之后,雙方最終達成了一項全新的協議——
貸款金額確定為500萬維薩,貸款期限設定為4年。
在第一年,亞歷山大需捐出總額的一半,也就是250萬韋薩。其中,100萬為硬通貨,以確保琳達小姐能夠立即投入使用;而其余的部分,則以3000名被釋放的戰俘來充抵。這些戰俘,對于琳達小姐而言,或許能夠在某些方面為她提供助力。
接下來的兩年,每年的資助金額將分別達到100萬韋薩。到了最后一年,再支付剩下的50萬韋薩。
至于利息方面,考慮到亞歷山大實際上并不真正期望以現金的形式收回他所借出的資金,他決定給予琳達小姐一個極為優惠的條件。
他要求琳達小姐在未來的十年之內,僅僅償還510萬韋薩,或者以100萬羅帕爾來抵充利息。
經過計算,這一利率年化率略低于0.2%,這一利率水平,不僅極為低廉,甚至與日本央行的利率水平相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基本上就只是一個象征性的金額,更多地是為了維持一種形式上的借貸關系。
更為寬松的是,如果這還不夠優惠的話,琳達小姐甚至在還清全部500萬貸款之前,都無需開始還款。這也就意味著,她實際上得到了一份為期15年的合同,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由支配這筆資金。
至于萬一出現無法償還的情況該怎么辦……嗯,如果琳達小姐真的到了無力償還的地步,那就意味著他們這場爭奪公爵之位的豪賭,徹底以失敗告終。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亞歷山大就打算滿足于那固定的510萬回報。畢竟,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無奈接受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