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任人擺布的奴隸,一步步成長為統領兩千人的海盜船長,甚至還得到了希特公爵家族的合法庇護,這一路走來的歷程,實在是充滿了刺激與波折。
因此,亞歷山大毫不掩飾自已的贊揚之情。然而,與此同時,他的內心深處也涌起了一個疑問,那就是這個人是否曾想過要報復那些當年殺害他家人的海盜船員呢?
不過,亞歷山大很快便將這個想法拋諸腦后。這不僅是因為這個問題過于私人,畢竟他們才剛剛相識,彼此還很陌生,更重要的是,他心里已然猜到了答案。
以眼前這名男子如今的地位與經歷,他很可能早已把當年的事情,當作了一樁生意,看淡了其中的恩怨情仇。甚至,在隨后的歲月里,他或許也做過類似的事情,而他現在的船員中,想必也有許多人與他有著相似的經歷。
于是,亞歷山大巧妙地避開了這些可能會讓人不快的詢問,直接切入了核心問題:“你說,你來找我,是擔心希特家族的報復。那么,你究竟想從我這里得到些什么呢?”
“大人,我們可以繼續做我們曾經為希特家族做過的事情。保護您的船只,巡邏您的貿易路線,并且攻擊您的對手。”
“……”
這個提議聽起來十分簡單,然而,奇怪的是,在這之后,卻出現了一段漫長的停頓。
因為此刻,亞歷山大腦海中如潮水般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想法,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第一個在他腦海中浮現的問題便是——‘這有必要嗎?’
他出生在一個推崇完全自由貿易的時代,在他的認知里,海盜這種存在,大多只活躍在世界的邊緣地帶。他一直很難理解整個海盜活動,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私掠船的行為邏輯。
為什么非要費盡心思地去攻擊對手的貨船,以此來打倒對方呢?為什么大家不能直接相互交易,各取所需呢?
這樣的話,雙方都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實現互惠互利。
但亞歷山大也明白,許多先進的商業理念,在這個時代尚未得到充分的發展。對于一些領主而言,他們或許覺得,偷竊比花錢購買貨物更加有利可圖。
他繼續思索著,維迪揚的提議,雖然看似誘人,但其中是否隱藏著更深的陷阱呢?
那個時代,海盜現象猶如海上的毒瘤,肆意滋生,其存在乃是多種復雜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
首當其沖的是各方參與者那強烈的競爭心理。他們妄圖通過削弱敵人的貿易往來與收入來源,來實現將對手打倒的目的。在這殘酷的商業戰場上,每一次成功的劫掠,都如同給對手的經濟命脈狠狠一擊,從而為自已贏得更多的生存空間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