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水泥不足,你只需用沙子和水混合而成的漿液,來填補石頭之間的縫隙。然后,使用重型滾筒,將它們緊密地‘錘’在一起。之后,再在上面鋪上一層壓實的沙子。”
亞歷山大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目光,似乎在詢問烏扎克,對于這樣的安排,他是否有不同的意見。
“那……”烏扎克確實心存顧慮,只見他神色略顯狡黠地環顧四周,那模樣,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著盟友,期望能有人與他一同分擔這份擔憂。
他們之所以不修建這樣的道路,并非毫無緣由——倘若可以省去水泥或砂漿,他們早就如此做了。
所以,烏扎克滿心希望,在場的眾人中,能有一人挺身而出,說出大家心中的顧慮。
但遺憾的是,考慮到亞歷山大那堅定不移要修路的決心,以及過往的諸多事例,竟沒有一個人愿意充當這個傳播壞消息的角色。
于是,無奈之下,只剩下烏扎克咬緊牙關,硬著頭皮擺出一副堅定的姿態。
“我的……我的大人,如此做法,恐怕會讓道路顯得太過……脆弱。一旦遭遇雨水沖刷,尤其是在山區下雨的時候,石頭很容易被沖走。
所有順著山坡往下流淌的水,都會對道路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將其徹底沖毀。”
若不是擔心幾年后道路真的被沖毀,自已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烏扎克或許會選擇更為簡單的方式,直接按照亞歷山大的命令去做。
“您既然讓我這么做,”他本可以如此回答。
但他心里明白,一旦自已說出這樣的話,亞歷山大很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解雇他,轉而啟用一個真正有頭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來替代他的位置。
不,事實上,他心里清楚,他的許多同事,或許早就盼著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將他從這個位置上拉下來——畢竟,他們都在時刻尋找機會,渴望接手對方那些利潤豐厚的項目。
因此,烏扎克心里明白,亞歷山大看重他們的專業知識,也愿意傾聽合理的建議,他是一位能夠講道理的領主。
基于此,烏扎克決定坦誠地表達自已內心的擔憂,而后又迅速補充道:“把路修窄一些,您看如何?說實話,6米的寬度著實太寬了。
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縮短到4米,甚至3米。如此寬度,兩對中等規模的婚禮隊伍,便能輕松地同時通過。”
烏扎克在此提出的觀點,確實有其合理之處。
亞歷山大最初選擇6米寬的道路規劃,是為了模仿現代道路的規格。然而,古代的交通狀況與現代截然不同,自然不需要承受如此龐大的車流量。
例如,羅馬道路的平均寬度為4米(實際范圍在行人寬度1米到交通繁忙時寬度7米之間),而這樣的寬度,在當時被認為是完全能夠滿足需求的。
一支行軍的軍隊,能夠輕松地以5人縱隊的形式,整齊地穿過這樣寬度的道路,同時,還能為普通的交通往來留下足夠的空間。
“等日后有了充足的水泥,我們便可以再將道路拓寬,大人。”見亞歷山大陷入了沉思,烏扎克趕忙又補充了一句,試圖讓自已的提議顯得更加周全。
在亞歷山大的內心深處,他十分清楚,自已所規劃的道路設計,從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存在著過度的傾向。就實際需求來看,他完全能夠輕松地將道路建設規模削減,至少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甚至減半。
然而,既然已然決定投身于這個意義重大卻又頗具挑戰性的工程,他便覺得,最好能夠一鼓作氣、一次性地將其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