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簡潔明了地向貴族們復述了奧菲尼亞的想法,并且詳細說明了自已想要給予她的賞賜,其目的就是想看看貴族們對此會有怎樣的反應。
他發現,領主們普遍都表示贊成。盡管奧菲尼亞身為一名女祭司,按照常理,神職人員一般不應擁有土地或財產,但這一次,卻沒有人提出抗議。
仔細思量一番,或許是有人心懷叵測,想借此機會看亞歷山大出丑,期望能引發民眾的抗議。然而,在當前的情境下,這種想法未免顯得太過牽強。
人們對亞歷山大的印象極為良好,因為他為民眾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街道變得干凈整潔,社區也更加安全,人們住進了新的房子,還見證了多次戰斗的勝利。這些實實在在的改變,讓大多數人都心懷感激,對亞歷山大的統治十分滿意。
當然,也有一些人可能仍然對他心懷怨恨,比如那些被俘的奴隸和戰俘。但對于絕大多數民眾來說,亞歷山大帶來的積極變化已經足以讓他們安于現狀。
更何況,僅僅只是贈予他的女祭司(同時也是他的妻子)一塊土地,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哪怕是最細微的方面,都不會產生什么影響。大多數平民甚至可能根本都不會察覺到,已經有一位新的“女士”誕生了。
因此,唯一有可能對亞歷山大此舉持有意見的,就只有貴族們自已了。
然而,亞歷山大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輕易考慮與他正面交鋒。倘若他們真有那個實力,恐怕早就不會屈從于他的統治了。
他們心里清楚自已的能力邊界,所以在表面上,全都扮演著熱情歡呼的角色,全力支持領主的決定。
……
待這陣熱情稍稍消退之后,眾人便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真正重要的事務上。
領主們的第一反應,便是立刻著手建造窯爐,而且他們認為,最好將窯爐建在城墻外面。
因為城墻外靠近制磚機,他們原本就在那里制作磚塊,所以許多基本的交通設施、住宿條件以及管理基礎設施都已然存在,這樣一來,后續的建設和運營都會更加便利。
但亞歷山大很快便敏銳地察覺到,他們有些操之過急了。
他思索著,如果僅僅只是建造幾個窯爐就能解決問題,那他們又何必一直等到奧菲尼亞提出解決方案呢?
所以,當前他們所需要做的,并非建造更多的窯爐,而是要建造用于混合水泥粉和石膏的水車。
這也就意味著,得派人爬上西斯蘭山,去尋找那些巨大且水流強勁的泉水,或者是水流湍急的小溪,以滿足水車運轉所需的動力。
“我們一定會確保這件事順利完成的,大人。”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領主們的一致接受。領主們的首領哈倫站了出來,他以前曾是礦業主管,如今成為了領主,同時也是亞歷山大小議會的成員。他的語氣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對完成任務的決心。
至于窯爐的選址,嗯……亞歷山大實際上打算將它們建造在蒂比亞斯。
這一頗具爭議的決定,甚至引發了亞歷山大最親密的家臣們的抵制。他們自然而然地希望將窯爐置于自已的領土范圍內。
于是,一方家臣忍不住抱怨道:
“大人,提比亞斯是一塊剛剛征服的土地。那里仍然存在著反抗軍,還有不少藏匿的叛徒。要是窯爐落入他們手中,那后果不堪設想……這實在是天意難測啊!所以,將窯爐留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會更加安全穩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