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亞歷山大繼續深入這個區域,一直走到了該市最大的奴隸市場。
這個市場原本是南區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海上貿易日益繁榮,南區的空間很快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幾乎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安置不斷增多的奴隸,而且隨著各種商店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剛比西斯便決定將整個市場搬遷到城市的這一部分。
眼下,市場看上去一片繁榮熱鬧的景象。
在那寬闊的空地上,奴隸販子們將他們的“商品”一排排地擺在店鋪前,把那些最能吸引人目光的“商品”放在最前排,試圖吸引過往行人的注意。
最初的幾排主要是男性奴隸,但偶爾也能看到一些女人和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種族,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有的實用,有的簡樸,甚至還有些頗為性感。
他們的臉上,流露著各種各樣的神情。有的眼神茫然,無精打采;
有的滿臉沮喪,懊悔不已;有的眼眶泛紅,幾乎要哭出來;
但大多數人臉上都透著一種漠不關心的神情,似乎已經接受了自已身為奴隸的命運。
畢竟,在這個地方,奴隸制就如同日常的吃喝一樣稀松平常。所以,實際上很少有人會真正對這種極端的不公正感到憤怒并奮起反抗。
這些奴隸中的大多數,原本都是自由人,卻在戰爭、襲擊等變故中被綁架或俘虜,最終被賣為奴隸。
然而,盡管他們心中憤怒,也有可能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但他們的主人似乎并不怎么費心去用任何方式束縛他們,而是任由他們在商店里自由走動。
這倒并非因為這些奴隸販子心地善良,畢竟他們干的就是販賣人口的勾當,而是實在沒有必要去束縛這些奴隸。
仔細想想,這些逃亡的奴隸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他們大多是外地人,有的來自海外,有的來自贊贊和提比亞斯的其他地區。他們對這座陌生的城市幾乎一無所知,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逃離。
而且,在當時,逃亡奴隸就如同現代的逃犯,任何平民若是窩藏或幫助逃亡奴隸,那可是犯罪行為,一旦被發現,可判處死刑。
另一方面,奴隸販子可以借助當地領主和駐軍的全部力量來追捕逃亡奴隸,更不用說他們自已還擁有相當規模的武裝力量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浪費錢財去購買枷鎖呢?
當然,對于那些熟悉這座城市的角落和小巷,知道如何躲藏和逃跑的人來說,逃亡的事情也并非從未發生過。
但從整體情況來看,這種情況就如同鳳凰的羽毛一般稀有,概率大概只有萬分之一。
而且很多時候,逃亡反而會帶來更糟糕的后果。因為奴隸販子一旦發現奴隸逃跑,就會去追捕逃犯附近的家人——妻子、兒子、女兒等等,將他們抓走以彌補自已的損失。
這一切,對于稍微懂事一點的孩子來說,都已經是常識了。
所以,除了那些最愚蠢的奴隸,絕大多數奴隸都清楚自已的處境,只能無奈地選擇順從,接受自已的命運,服從奴隸主的所有命令。
這些命令就包括,每當有潛在買家靠近時,要展示自已的身體特征。
此時,偌大的奴隸交易空地上擠滿了人。許多人剛剛下班,在各個攤位吃了點東西后,便決定到這里來逛逛。
這對他們來說,就相當于櫥窗購物。所以,可以看到許多人帶著妻子和孩子,悠然地在市場里漫步,仔細地打量著所有待售的“漂亮商品”。
年輕力壯的男人,在這群奴隸中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他們幾乎總是坐在前排,只穿著簡單且很短的纏腰布。
他們身著這樣的服裝,是為了更好地展示手臂、和大腿的肌肉,向買家表明他們具備在農場和礦山勞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