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瞧瞧!這女孩毫無瑕疵,身體健康,我們這兒可沒有二等貨!您就放心購買吧!”販子熱情地說道。
雖然上述這些場景對于現代觀眾而言,或許顯得極其殘酷、無味,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樣的買賣行為卻屢見不鮮。
通常情況下,女性奴隸的價格往往只有男性奴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過,作為代價,她們所從事的工作往往身體上的艱辛相對較少。
諸如做飯、打掃、縫紉、縫補、照顧孩子等工作,很大一部分都在室內完成,這至少能讓她們暫時躲避炎炎烈日或冰冷雨水的侵襲。
但這并不意味著女孩們的日子就比男孩們輕松,她們同樣面臨著屬于自已的考驗。然而,當時的社會似乎普遍認為,相較于在惡劣天氣下于田間或礦井里勞作,室內的家務工作要輕松一些。
在奴隸群體中,真正過得相對輕松的,是那些擁有技能、學識的奴隸,比如工匠、經驗豐富的商人和有學問的人。
他們的價格比普通勞動者高出數倍,而且幾乎全部被富人和權貴階層收入囊中。并且,由于他們的買家身份地位較高,這些奴隸甚至不像其他普通平民奴隸那樣被隨意售賣。
普通奴隸往往蓬頭垢面,男人穿著薄薄的纏腰布,女人身著簡陋、低質量的長袍,在烈日下揮汗如雨。
而這些備受推崇的有技能、學識的奴隸,卻穿著漂亮、色彩鮮艷的衣服,既能遮擋陽光,有時甚至還會配備奴隸侍從。他們所受到的待遇,甚至比大多數平民還要優越。
倘若你了解他們所具備的才能,就會認同,他們確實值得享受這種相對奢侈的待遇。
“看這里!一位來自安庫特的年輕文士!他精通提比亞斯語、阿扎克語和西西斯語,無論是擔任翻譯工作,還是輔導孩子學習,都能游刃有余!價格只需3萬羅帕爾。”
“貴族們,別再四處尋覓了!這位是來自首都學士殿的熟練抄寫員,他不僅受過哲學和數學的專業教育,還能幫您打理書籍,輔導孩子學業,為您的客人創作優美的詩歌,甚至在任何文學聚會上,都能與最博學的學者展開精彩辯論。
想象一下,他將會為您的房子增添多大的聲望。只要7萬羅帕爾!以他這樣的才華和身份,這絕對是一筆物超所值的交易。來來來,千萬別錯過這件稀世珍寶!”
“哦?一位來自王都的尊貴圣者,怎么會出現在這里?難道他得罪了神官長?”提出這個疑問的,正是一直對有技術、有學識的人求賢若渴的亞歷山大。
首都的學士塔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皇家宮廷專門用于訓練新牧師和學者的神圣之地。
在常人的認知里,牧師和學者似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職業,但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本質上是同一類人,只是因受雇情形的差異而有著不同的稱呼。
他們都潛心鉆研相同的宗教文本,然而,學者型牧師會選擇在人類知識的廣闊領域中繼續探索,廣泛涉獵文學、哲學、藝術、語言、數學以及歷史等諸多方面的知識。
由此可見,這些來自學士塔的“和尚”,與當地寺廟、神社里的普通和尚有著天壤之別。
后者大多是當地住持臨時招募的,其中不少是寺廟從當地收留的男孩,起初他們只是作為仆人和助手,協助寺廟的日常事務。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他們逐漸融入神職人員的群體。
在日復一日的耳聞目睹中,通過多年反復聆聽圣歌、觀摩儀式,他們漸漸掌握了各類圣歌和儀式流程。
倘若遇到神職人員短缺的情況,他們甚至會從那些最為虔誠、參與宗教活動最為頻繁的信徒中選拔,由當地牧師任命,而后被派往附近某個村莊的小教區擔任教士。
然而,在首都的學士塔,情況卻大不相同。想要進入學士塔,人們必須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并且只有順利通過后續的各項考核,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祭司。
確切地說,他們被稱作“學士祭司”,只不過除了祭司們自已,鮮少有人會在公開場合使用“學士”這一稱號。
這里就如同阿達尼亞的高等學府,從這里畢業的大多數人,都擁有極為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