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的主要設計思路便是由此而來。最初,我先去咨詢了造幣師,提出想在錢幣上添加一條簡單的線條,之后又經過一番深入的探討,最終確定了現在這種更為精致的設計!哈哈哈!”
亞歷山大對自已精心構思的這個解釋頗為滿意……若不是有所克制,恐怕他都要為自已的“機智”開懷大笑了。
事實上,這個人一直以來都試圖為自已的所有發明,找尋一種合乎邏輯……哪怕只是勉強說得通的解釋。
比如說,他把水泥包裝成僅僅是普通的熟石灰砂漿,只不過其中混合了一種神秘的成分,并且經過特定溫度的加熱,使得兩種材料緊密粘合在一起。
他對外宣稱,這是自已在塞索斯當雇傭兵的時候,從一位閱歷豐富的老人那里學來的,當時他正在為……設計那個獨特的帳篷。
對于透明玻璃的制造,他也有著類似的解釋——亞歷山大聲稱,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意外地”添加了兩種新成分——他所使用的沙子,仿佛恰好混合了精確比例的石灰石以及其他礦物質。
真是幸運。
至于紙,亞歷山大聲稱他曾經認識一個制作紙莎草紙的奴隸,正是他給了他靈感。
亞歷山大甚至厚顏無恥地說,這個人就是因為發明了紙才被主人變成奴隸的。提比亞斯人擔心這會對他們的紙莎草產業造成影響。
他的靈感來自羅馬皇帝提比略,據說皇帝曾向他贈送了一個透明玻璃容器,其發明者聲稱這個容器不會破碎。
比如,當皇帝把碗摔到地上時,碗雖然凹了,但卻沒有碎。提比略似乎對此印象深刻,并詢問發明者是否與其他人分享了這個秘密。
然后,當發明者拒絕時,提比略將他處決,因為他擔心這種玻璃會使金銀貶值,并使所有其他玻璃制造商破產。
現在這個故事大多被認為是一個神話,因為從未發現過柔性玻璃制品,盡管一些邊緣證據表明這可能是可能的。
無論真假,這個故事的寓意仍然引起了亞歷山大的共鳴。
這也讓他意識到,如果他繼續像現在這樣“變魔術”,最終會讓人們感到驚慌。
尤其是他創造的一些東西太過神奇,比如高爐,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機械,沒有任何先驗知識就無法建造出來。
不管你有多聰明,有些事情你只要去嘗試就能發現。
現在亞歷山大當然可以宣稱神性可以解釋一切,大多數平民和貴族也會同意。或許他們會變得更加忠誠。
但正如人們可以想象的那樣,這也有其自身的一系列問題——即皇室問題。
即使是極其聰明的人,也不難猜到這位“神王”面對如此公然的挑戰會作何反應。而這場挑戰,無論是托勒密還是阿蒙赫拉夫特,都毫無勝算。
畢竟,亞歷山大憑借2000多年的知識超越了他們。
那么這種不匹配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好吧,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可能會被當作魔術師審判并被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