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心中所設想的貸款運用方式,在他自已看來,其實并不復雜。
這些相關技術已然存在并被應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日,其最新的版本甚至還擁有一個頗為花哨的名字——閃電縮放。
這個名字的靈感源自德意志的閃電戰。
企業運用此策略時,目標與之類似——投入大量資金,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掌控盡可能多的市場份額。
具體手段包括開展積極的營銷活動,讓品牌的影響力無所不至;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設店鋪,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全方位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在這個階段,利潤并非企業主要考量的因素,事實上,甚至可能壓根就不在考慮范疇之內。唯一至關重要的事情便是增長,持續不斷地增長,一直增長到公司占據了極為龐大的市場份額,達到“大到不能倒”的穩固地位。
唯有當公司發展成熟,擁有了多數市場份額,甚至形成壟斷局面之時,才會著手處理盈利以及回報投資者的相關事宜,而實現盈利的常見方式便是抬高價格。
如今,這種策略的誕生,實則源于一系列特殊的時代背景。在信息與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抄襲變得輕而易舉。
比如說,一旦有人推出一款新產品,不出意外的話,一周之內便會出現更為廉價的仿制品。
這些仿制品或許來自當地的大型企業集團,又或者更有可能來自國際競爭對手。這不過是生活在互聯互通世界中的必然副產品。
而應對這一問題的策略之一,便是比拼誰擁有更為雄厚的資金實力。
正品與假貨之間,誰能籌集到更多資金,誰能制造出更大的聲勢,誰能在不陷入絕境的前提下承受更多虧損,進而憑借這些優勢將其他對手統統擠出市場,誰便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大多數近代科技巨頭便是以此種方式發展壯大起來的。
平心而論,將如此先進的技術與亞歷山大目前所處的實際案例相提并論,多少有些不太恰當。
畢竟此地并不存在那般激烈的商業競爭環境,整個社會的發展程度尚未達到那種高度。
因此,亞歷山大推測,在當前情況下,大多數貸款的用途可能僅僅局限于擴大業務規模以及實現規模經濟效益,而非用于激烈的商業競爭。
他提及這個話題,本意不過是想向兩位女王展示一下自已卓越的商業智慧,讓她們見識一些她們從未知曉的商業途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確實達到了一定效果。倘若亞歷山大的目的是要讓兩位女王感到震驚,那他無疑是成功的。然而,要是他期望借此讓兩位女王對他刮目相看,那情況就有些微妙了……
“……”聽到亞歷山大這番言論,兩位女士皆是面露驚恐之色,雙眼瞪得如同銅鈴一般大。
作為養尊處優的貴婦,她們一直秉持著某些被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價值觀。在她們看來,用如此卑鄙的手段排擠他人,簡直就是對她們所堅守價值觀的公然挑釁。
帕提亞夫人的眼中仿佛燃燒著女神般憤怒的火焰,她緊緊咬著牙關,努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一字一頓地吐出一句話:
“不,這種事絕不會發生……我們專門成立了行業協會。他們負責制定行業標準,確保產品的質量,并且限定產品價格,保證任何人都不能以低于這個價格出售商品。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杜絕這些……這些……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
亞歷山大清晰地注意到,當帕提亞夫人絞盡腦汁,努力用阿扎克語尋找最為確切的措辭時,風胸隨著情緒的起伏明顯地顫抖著。盡管這一幕在亞歷山大眼中頗具吸引力,但他此刻所處的情境卻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