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會定期尋覓前所未聞的珍饈美饌,搜羅各種稀有奇特的食材,而后聘請一批廚師,鉆研新穎的烹飪方法。
他們所用食材種類繁多,從相對常見的奇珍鳥類、獅子或老虎的肉,到令人咋舌的公牛……,甚至還有極端怪異的蟲子。
有時,這些貴族甚至會嘗試蹄子、尾巴等常人眼中不可食用之物,而一些極度墮落者,竟會涉足品嘗最為禁忌的肉類。
所幸,阿哈德尼亞乃是神學國度,此類極端行徑若被證實,哪怕貴為帕夏,也難逃處決。
故而,貴族們大多選擇使用合法食材。每當廚房創制出真正獨具特色、值得分享的菜肴,他們便會邀請親朋好友,舉辦盛大宴會,以展示這一成果。
宴會上,客人們會對菜肴品評一番,或贊美,或提出批評與建議。
有些貴族若對某道菜極為傾心,甚至會提出交換配方。
“我實在太喜愛這熏鵪鶉蛋了!大人,用我的烤脆皮五花肉制作技藝交換如何?”
在這類聚會上,這般“奇特”的對話并不鮮見。
亞歷山大對這些事的了解,皆源自岡比西斯,因為他自已從未有機會參加此類活動。
原因之一在于,阿哈德尼亞的烹飪風格與他的現代口味多有不合。在他看來,這里的菜肴大多難以勾起他的興趣。
更為關鍵的是,他平日里公務繁忙,而此類聚會往往在偏遠莊園舉行,乘坐馬車需花費一兩天時間。贊贊城空間有限,難以舉辦這般奢華聚會,且周邊直系貴族對美食興趣缺缺。
所以,每當亞歷山大收到此類邀請,便會派岡比西斯代他出席,以表對家臣的尊重。
從岡比西斯的描述中,亞歷山大暗自慶幸自已無需前往。那種聚會,恰似那些自命不凡的藝術展覽,與會者滿口高深術語,只為顯得自已老練世故。
據岡比西斯所言,由于她對阿扎克文化相對陌生,聚會上三分之一的內容她都聽不懂,即便聽懂了三分之一,也不過是連蒙帶猜。
最糟糕的是,那里的食物著實不盡人意!
這其實并不意外,畢竟用同樣的技術與原料,能做出美味的方法終究有限。若某種食物美味可口,想必早已被人們發現。
但岡比西斯對那些食物的糟糕程度,還是低估了。
“啊啊……亞歷山大,你真該瞧瞧他們拿出的那些東西。和你做的簡直天差地別,亞歷克斯。呃……那味道……實在是難以下咽。而且他們還總讓我先嘗第一口……啊……我當時都快餓暈了!”
正妻滿臉厭惡,甚至覺得回憶那些經歷都令人生厭。
事實上,她對這類聚會的厭惡與日俱增。起初,岡比西斯總向亞歷山大抱怨讓她參加這些聚會;
幾次之后,情況卻顛倒過來,她開始抱怨不被派去參加。
這感覺就像是一種懲罰。
然而,問題在于,盡管岡比西斯不愿前往,但各位家臣卻殷切期盼她能出席,因為這是他們炫耀的資本——
“帕夏的主妻會來參加我的聚會”——這無疑是一種榮耀。
亞歷山大深知此理,故而哄勸妻子為了政治考量出席。
對岡比西斯而言,參加聚會唯一真正的意外,并非糟糕的食物,而是有一次,她目睹一份菜譜竟被當作兩個貴族家庭子女聯姻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