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沒有其他更合適的表述方式了。在這個時代,平均壽命相當短暫,而養育一個孩子所需的成本又極高。
對于大多數普通農民家庭而言,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依照法律成為另一個男人的財產。
從家庭經濟的角度考量,養育女兒并非一項合理的長期投資。所以,為了全家人的生計著想,父親們往往會在女兒九到十二歲左右,甚至更小的時候,就開始為她們尋覓合適的結婚對象,如同試圖在船開始下沉之前,讓它順利起航。
而那些更為富裕的貴族家庭,倒是可以將女兒的婚事稍微推遲一段時間。
他們會讓女孩的身體充分發育,同時讓她們學習更多的世俗知識,接受各種訓練。但即便如此,女孩們結婚的年齡也鮮少超過十八歲。
二十歲已經算是極限,而且這個年齡結婚,在眾人眼中也頗為勉強了。
所以,對于納納津夫人而言,她的三胞胎女兒都已二十三歲,卻依舊沒有追求者,這怎能不讓她憂心忡忡呢?
更何況,在阿哈德尼亞,就如同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流傳的傳聞那樣,對于年紀太大而未結婚的女性,存在著一些極其惡劣的謠言。“老女人”和“潑婦”這樣的稱呼,都算是其中比較溫和善良的了。
一部分人堅信,這些未婚女性是受到了神的詛咒。他們振振有詞地說:“不然上天為什么不給她們安排丈夫呢?肯定是因為她們做了什么讓神靈不悅的事情,神靈在對她們發怒呢。”那神情,仿佛自已就是神靈意志的代言人。
還有一群人,將這些未婚女性視為疾病的載體。他們固執地認為,這便是她們對結婚和生育毫無欲望的根源。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人們普遍認為疾病是由看不見的神靈、魔鬼和精靈引發的超自然現象。
按照他們的邏輯,這些女孩體內仿佛儲存著“雜質和死亡”,自然而然地排斥著任何與生命的親密接觸,比如嫁給丈夫并生育子女。
他們看向未婚女性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厭惡,仿佛她們身上帶著某種致命的瘟疫。
最后,還有一小撮持有極端觀點的人,竟認為這些女孩實際上是“女巫”。他們荒謬地覺得,學習魔法需要年老且保持完好的貞操,而且年齡越大,魔法的效果就會越強。
所以,在他們眼中,這些未婚女性簡直就是邪惡的象征。這些半精神病患者有時甚至熱衷于追捕這些可憐的女孩,將她們五花大綁在火刑柱上,然后殘忍地將其燒死,還惡毒地稱她們為“魔鬼的妓女”。
而在這令人發指的惡行之前,他們所做的事情或許更為不堪。記住他們對貞潔的那種變態信仰……他們堅信這些女士在獲得赦免之前需要“凈化”。
至于他們所謂的“凈化”方式,實在太過可怕,那些細節簡直不忍直視,讓人毛骨悚然。不難想象,這些無辜的婦女究竟遭遇了多么巨大的悲劇。
值得慶幸的是,最后這群極端分子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極少。這種荒謬信仰的起源,在于這片土地上原生的異教信仰。
這些異教信仰早在拉穆信仰出現之前就已存在,然而,經過了漫長的千年歲月的侵蝕,如今大部分都已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
如今,只剩下一些零散且扭曲的殘余,它們在不經意間與官方的拉穆教義相互混雜,從而導致了這種怪異且殘忍的做法。但由于這些做法極為隱蔽和微妙,拉穆神廟在是否要直接宣布其為異端的問題上,也顯得頗為猶豫。
畢竟,牽涉其中的人數眾多,而且也并非每一個咒罵未婚女性的人,都會真的將她們燒死。所以,教士們只能暗中留意那些不僅堅信這種荒謬言論,而且還公然付諸行動的人。
另外,必須要明確的是,可不要誤以為神殿是出于善心,才保護未婚女性免受這種野蠻行為的侵害。事實上,她們幾乎只是一個幸運的附帶受益者。
神殿對這些變態者真正不滿的原因在于,那些狂熱到做出如此惡行的人,往往還喜歡做一些可以說更為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