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此次災難造成的死亡總數竟超過了一百人,還有數千人被迫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甚至至今下落不明。
而那一輛輛滿載著希望的救援車廂里,大多是帕提婭夫人憑借豐富經驗所建議的常見必備物品。
其中有能夠長久保存的干糧,像硬邦邦的餅干,經過精心熏制的肉干,這些食物可以為受災民眾提供必要的能量;
還有磨碎的谷物,那是生命延續的希望;木柴與煤炭,在寒冷與黑暗中能帶來溫暖和光明;鹽,雖看似普通,卻是維持人體機能不可或缺的物資。
此外,亞歷山大也用心地添加了許多實用之物,比如干凈的衣服,能為受災者抵御風寒;各種常用藥品,為傷病者帶來康復的可能;
甚至還特意安排了幾位來自城里診所的專業大夫,這些醫生肩負著重要使命,他們嚴格指示民眾,務必只飲用開水,以防止疫病的傳播。
除此之外,亞歷山大還做出了一系列慷慨且極具擔當的決策。他鄭重宣布,將為所有受災的獨立農民在未來兩年內減輕稅務負擔,讓他們能在災后的艱難時期喘口氣,得以休養生息。
同時,他還決定為每個受災家庭發放1000羅帕爾現金,希望這些錢能幫助他們重建生活,緩解燃眉之急。
對于城中的百姓,無論是那些家園不幸被滾落的巨石無情摧毀的可憐人,還是店鋪中損失了大量貨物、血本無歸的商人,亦或是船只被兇猛的洪水沖入茫茫大海的漁民……亞歷山大均一視同仁,為他們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補償和金錢獎勵。
這些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受災民眾干涸的心田,也讓亞歷山大的威望如同火箭般再次飆升,民眾對他的感激與愛戴之情愈發深厚。
然而,當亞歷山大看著擺在面前的賬簿,詳細核算此次救援行動所增加的成本時,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復雜的情緒。
他內心有一半認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似乎不太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對于任何一個領主來說,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洪水問題終于暫時得到了解決,但亞歷山大很快就發現,這場災難所帶來的損失簡直超乎想象,竟然高達一千萬羅帕爾。
這還僅僅只是援助物資、食物、藥品以及發放的獎金等方面的支出,各項費用迅速累加起來,如同滾雪球一般,數額驚人。
倘若把所有的損失,包括農作物的慘重損失都納入考量范圍,那花費將達到數千萬甚至上億羅帕爾。
其中,重建許多城市基礎設施所需的巨額費用、重建那些在洪水中轟然倒塌的建筑物的開支、從礦井和其他地下項目中抽水所耗費的大量時間成本,當然還有眾多材料在洪水中白白損失的價值,每一項都如同沉重的巨石,壓在亞歷山大的心頭。
例如,那原本儲存著大量糧食的糧倉,大部分糧食都在洪水中慘遭厄運。大約一半的糧食在污水中浸泡了好些日子,已然面目全非。
一旦洪水退去,亞歷山大立刻果斷下令,將那些潮濕的種子馬上進行晾曬,以免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中開始發芽,徹底失去價值。
為了進一步加快干燥進程,亞歷山大可謂絞盡腦汁。他不僅充分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太陽能,讓陽光盡可能地照射這些種子,還安排工人們燃起巨大的燃煤篝火,借助火焰的熱量驅除種子中的水分。
而后,他又巧妙地利用城市中巨大的風力和水力磨坊,將那些略微變質的谷物磨成“小米”
這些“小米”,一部分作為救援物資送往受災地區,解災民之困;另一部分則以折扣價投放市場,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為了防止將來再次發生類似的慘痛情況,亞歷山大更是深謀遠慮,計劃在西斯蘭山頂建造一系列全新的糧倉和其他倉庫。
他心中懷著美好的愿景,希望借此確保水位永遠不會上升到威脅這些倉庫的高度,為民眾的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提供堅實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