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所提供的食物,大部分都干硬得如同磚頭一般,放入口中咀嚼,那滋味實在是難以下咽,仿佛每一口都在考驗著他們的耐心與毅力。
而他們飲用的水,品質更是令人堪憂,給人的感覺極為“惡心”,很多時候甚至都已不再新鮮,隱隱散發著一股怪異的味道,讓人不禁心生厭惡。
然而,他們卻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在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中苦苦掙扎。
不僅如此,他們還時刻被一種恐懼所籠罩,那便是被抓住的威脅。一旦落入他人之手,等待他們的將是種種殘酷至極的懲罰。
這些懲罰手段的殘忍程度,簡直超乎想象,其目的便是以他們為典型,殺雞儆猴,從而威懾其他海盜,讓他們不敢輕易涉足這條危險的道路。
而海上航行,更是危機四伏,猶如置身于一個巨大的陷阱之中,隨時都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他們常常要面對變幻莫測的惡劣天氣,狂風呼嘯著席卷而來,巨浪如同一頭頭兇猛的巨獸,瞬間就能將他們的船只吞噬。
短短幾分鐘內,無情的海浪便可能將他們卷入深深的海底,讓他們葬身魚腹,生命如泡沫般消逝。
而且,當他們試圖襲擊商船時,并非所有商船都會乖乖就范,任人宰割。商船的船員們往往會為了保護自已的生命與財產,奮起反抗。
時常激烈的戰斗中,海盜們隨時都有可能命喪黃泉,生命在那一刻顯得如此脆弱正是因為面臨著如此多的艱難險阻與生命威脅,大多數海盜很難成為目光長遠的人。
他們深知生命的無常與短暫,更傾向于抓住當下,及時行樂,盡情享受每一個能夠把握的瞬間。
所以,從整體局勢來分析,亞歷山大提出的提議,盡管乍一聽起來十分誘人,仿佛為海盜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未來畫卷。
但實際上,對于改變海盜們長期以來形成的現狀和行為模式,所能起到的作用著實有限。
不過,換個角度看,亞歷山大的這一提議,或許更多的是一種策略上的精心考量。
他的目的在于營造一種對自已有利的局面,就如同巧妙運用光學原理,通過看似美好的表象,來引導局勢朝著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對于大多數在生死邊緣徘徊的亡命之徒而言,僅僅知曉那扇通往別樣生活的門存在著,便已然足夠。
這扇門,宛如黑暗中閃爍的一絲曙光,給予了他們在絕境中急需的希望。
即便他們或許窮盡一生都無法真正跨越這道門,但只要它存在,就仿佛為他們那漂泊無依、四處流浪的靈魂找到了一處可以短暫停靠的港灣,讓他們在無盡的黑暗中,還能懷揣著一絲對未來的憧憬。
至于亞歷山大為何會選擇將兩萬羅帕爾作為獲取公民身份的金額極限,其實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在他眼中,這個數字不過是一個看似整齊、便于記憶的整數罷了。
若仔細算來,這大約等同于一個普通農民11年的收入,又恰好差不多是海盜們為獲得那片被承諾的土地而需服20年勞役價值的一半。
在亞歷山大與維迪揚討論此事的過程中,維迪揚并沒有對這個數字提出任何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