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連維持一個五到十口之家的生計都倍感吃力,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去養活前來進攻的軍隊呢?
所以,但凡稍有經驗的進攻者心里都明白,想要依靠這片近乎荒蕪的土地獲取生存物資,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從一開始,他們就不得不攜帶整個戰役期間所需的全部食物。
毋庸置疑,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無比的任務。
一支軍隊動輒數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那么,又需要多少萬輛馬車,才能運送至少維持幾個月(甚至可能更久)戰役所需的所有食物呢?
顯然,這樣龐大的運輸規模,使得這項任務幾乎難以實現。
即便是僅僅想要維護補給線,也絕非易事。
就拿與馬特拉克接壤的塞索斯城邦來說,他們曾試圖利用自已的城市作為補給站,然而最終卻發現,想要維持這條補給線困難重重。
這是因為馬特拉克以其精湛的騎馬者而聲名遠揚,他們擅長運用打了就跑的戰術,使得整個后勤補給線時刻都面臨著威脅。
事實上,馬特拉基人是最早一批摒棄傳統笨重戰車,轉而選擇純粹騎馬作戰的民族。
因為他們在實戰中發現,戰車的車輪在穿越堅硬的巖石地面時,常常會因碰撞而斷裂。
這類因戰車故障導致的事故,甚至會造成人員死亡,這可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
據說,法扎帕夏的一位祖先就因此不幸離世。
當時,他所乘坐的戰車車輪撞上了一塊特大的巖石,巨大的沖擊力將他甩了出去,隨后他便被緊隨其后的一輛戰車無情地碾壓,而那輛戰車的駕駛員,竟然就是他的親兄弟。
這一慘痛的事件,成為了促使馬特拉克做出這一軍事變革的主要催化劑,也使得他們在戰場上成為了令人畏懼的強大威脅之一。
面對這樣的馬特拉克軍隊,任何一支移動作戰的軍隊想要保護好自已的輜重隊,都絕非易事。
長達數公里的車道,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極易遭受頻繁的襲擊與破壞。
即便是最為優秀的指揮官,面對這樣的局面,恐怕也會感到心力交瘁,幾近發瘋。
而對于進攻方來說,若試圖通過占領其中一個肥沃的城市來獲取食物,那更是難上加難。
顯然,這些城市都守衛森嚴,城內儲備了充足的食物,而且還建有堅固的避難所,足以提供足夠的防寒保護。
若要圍攻其中任何一個城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而這,無疑會給周圍其他城市足夠的時間前來救援。
屆時,襲擊者將會發現自已被困在一片空曠且冰冷的田野之中,遭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騷擾與攻擊。
不僅食物供應被切斷,他們還不得不用單薄的皮帳篷來抵御嚴寒與狂風的侵襲。
有時候,那些不適應寒冷氣候的襲擊者,甚至會覺得飲用當地的地下水都太過冰冷,喉嚨就像被針扎一般難受,進而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在當地甚至流傳著一句著名的說法:“普遍的”感冒和疾病才是馬特拉克真正的英雄,因為它們殺死了超過四分之三前來襲擊馬特拉克的敵人。
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種獨特的地理優勢,以及對食物的有效控制,馬特拉克一次次成功地擊退了來自西部的國家的進攻。
然而,北方蠻族的情況卻截然不同。事實上,他們才是馬特拉克真正需要面對的巨大威脅。
在往昔歲月里,巴胡與馬特拉克這兩個地區的文化,原本有著諸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