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利瑪身為皇室成員,向來認為自已高人一等,對亞歷山大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齒。
然而,亞歷山大對太后那暗藏嘲諷的話語,并未做出回應。他只是靜靜地等待太后稍作停頓,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太后見狀,得意地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接著補充道:“阿洛茲默幾乎對一切都蒙在鼓里……我把那兩個瘋子之間所有的信件以及其他往來通信,統統泄露給了貴族們。
很快,所有的事情便如潮水般被眾人知曉。那些殘忍的酷刑、詭異的藥物實驗,還有背后不可告人的陰謀……”
“哈哈哈,凱克法那段時間真是沒日沒夜地忙著處理這些事,還得小心翼翼,不能讓阿洛茲默察覺到一絲一毫。那個可憐又愚蠢的家伙,甚至跑來求我幫忙掩蓋真相……幫他瞞住那個瘋王。
他擔心阿洛茲默一旦得知此事,會覺得顏面掃地,進而遷怒于更多的貴族,對他們施以更嚴厲的懲罰。
呵……就像我一直說的……他們兩個都是不折不扣的白癡。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太后說著,咧嘴大笑起來,毫不掩飾地嘲笑起叔叔和侄子。她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光芒仿佛是對自已成功的高度認可。
亞歷山大很少見到她如此歡欣雀躍的模樣。平日里,這位貴婦總是努力維持著鎮定而莊重的形象,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情緒從不輕易外露。
然而這一次卻截然不同,盡管西利瑪沒有大聲宣揚,但亞歷山大能感覺到,她將這個計劃視為自已的巔峰之作。
在太后心中,比起成為阿洛茲默最寵愛的妃子,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比起巧妙操縱阿洛茲默燒死他的正室和她的兒子,鏟除宮廷中的競爭對手;
甚至比起最終用毒藥結束阿洛茲默的生命,她認為自已成功操縱阿洛茲默殺死那個瘋狂的學士,同時讓他自斷后路,才是她最為自豪的成就。
她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獨立策劃的一場宏大陰謀。以往,她不過是在權力的邊緣徘徊,如同低級玩家般,一切都要看阿洛茲默這個最終仲裁者的臉色行事。
例如,當初在懲罰前任王后這件事上,王太后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只能默默祈禱阿洛茲默能夠按照她的期望,對前任王后嚴懲不貸。她雖心懷算計,卻無法掌控局勢的走向,只能被動地等待命運的裁決。
然而這一次,她如同真正的棋手,踏入了高手如云的“大聯盟”。她同時與眾多強大的“棋子”對弈,其中有瘋狂的國王阿洛茲默、整個王室、瘋狂的醫生,甚至還有精明的情報局長凱夫卡。
令人驚嘆的是,在這場復雜的權力博弈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真相。
就連一向聰明過人的情報局長,也絲毫沒有發現這一切陰謀的幕后主使竟是王太后,甚至還向她尋求幫助,希望能平息這場可能引發的風暴。
倘若凱克法知曉真相,恐怕死都難以瞑目。
在這場權力的棋局中,所有的棋子都以為自已是按照自已的節奏在行動,卻不知,其實是太后在暗中設置路障和障礙,迫使它們不得不屈服于她所期望的結果,即便它們內心并不愿意。
這與以前的情況大相徑庭。以往,王太后基本上只能寄希望于阿洛茲默的眷顧,在權力的游戲中處于被動地位。
就拿這次事件來說,如果阿洛茲默爾一心想要救下他的學士,可那些秘密一旦全部泄露,他恐怕早在法扎帕夏之前,就會引發一場全面的叛亂。
畢竟,貴族們對這種殘忍和不公的行為絕不會坐視不管。阿洛茲默為了保住自已的王位,也只能忍痛處死這個給他帶來無數麻煩的“流氓”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