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爾布蘭德始終是個謹慎的指揮官。出發前,他特意留下了一支百人小隊,秘密監視庫爾地區的動靜。
他明確指示他們:一旦發現庫爾士兵有任何叛變的跡象,立刻發信號預警。
然而,接下來的幾天里,預想中的叛變并未發生。庫爾的士兵們按時巡邏、站崗,甚至主動幫贊贊軍隊運送物資。
那支監視小隊最終也獲得了“緩刑”,不必再時刻緊繃著神經。
就這么著,贊贊軍隊幾乎未費一槍一彈,便在希特聯邦的土地上穩穩站住了腳跟。
等到庫爾背叛的消息最終傳到希特聯邦的核心城市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阿德爾布蘭德的大軍早已越過邊境,兵臨賈山城下。
與此同時,當亞歷山大再次率軍入侵提比亞斯,將維羅納城圍得水泄不通時,阿德爾布蘭德正率領著贊贊軍隊,朝著希特軍隊聚集的賈山穩步前進。
而遠在海上,米卡婭的“霍諾里亞號”早已從帕克港起航,穿過阿哈德尼亞內海,一路駛入了廣闊的南海。
甲板上,米卡婭穿著一件剪裁利落的短皮甲,腰間別著一把短劍,正站在船舷邊眺望遠方。
她身邊的女船員們各司其職,有的在調整風帆,有的在檢查弩炮,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興奮與緊張——這是她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海戰,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挑戰。
她們的目標很明確:任何懸掛阿哈德尼亞帝國旗幟的帆船,都是她們的獵物。
巧合的是,當“霍諾里亞號”剛駛入西爾巴斯海時,瞭望手突然高聲喊道:“公主!前方發現一艘船!掛著克里斯旗幟!”
米卡婭立刻登上瞭望塔,舉起單筒望遠鏡望去。那是一艘卡拉維爾帆船,船身不大,卻裝滿了貨物,正慢悠悠地在海上航行。
她心里清楚,克里斯的海軍和商船隊在埃梅里希的先發制人打擊中早已慘遭重創,但仍有一些提前出海的船只幸免于難——眼前這艘剛剛從君士坦丁堡起航的商船大篷車,顯然就是其中之一。
“霍諾里亞號”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霍諾里亞復仇”號。這艘戰艦上原本配備的是18磅長弩炮,但米卡婭很快就放棄了這種武器。
原因很簡單,長弩炮的炮彈對木船的殺傷力太大,往往會直接將目標擊沉,連帶著船上的戰利品也一起沉入海底,這可不是她想要的結果。
所以,米卡婭特意讓人將弩炮改裝,如今船上裝載的是18磅炮彈和鏈彈。鏈彈由兩顆炮彈用鐵鏈連接而成,發射后會在空中高速旋轉,專門用來摧毀船只的桅桿和帆索,削弱其航行能力,卻不會立刻將船打沉——這正是她此刻需要的武器。
“所有人注意!”米卡婭站在甲板中央,高聲下達命令,“裝上鏈彈!進入射程后,準備向目標射擊!記住,我要盡可能多地活捉水手,還有船上的貨物,一個都不能少!”
女船員們齊聲應和,動作迅速地將鏈彈填入弩炮的炮膛。
“霍諾里亞號”是一艘單桅戰船,速度大約是那艘卡拉維爾帆船的兩倍,船帆在風力的推動下鼓得滿滿的,像一只展翅的雄鷹,迅速縮短著與目標的距離。
那艘卡拉維爾帆船上的克里斯水手們,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當他們看到“霍諾里亞號”船帆上飄揚的贊贊國旗時,每個人的臉色都瞬間變得慘白——他們知道,自已的運氣已經耗盡了。
有人雙手合十,開始低聲向拉穆祈禱;有人慌亂地跑到船尾,試圖調整航向逃跑;還有人匆忙地搬起弓弩,開始裝填箭矢,想要做最后的抵抗。
然而,米卡婭的船始終保持在他們弓弩的射程之外,像一只貓在逗弄老鼠,不急不慢地繞到了卡拉維爾號的左舷。
“就是現在!”米卡婭的目光一凜,猛地舉起右手,“開火!”
話音剛落,左舷的十門弩炮同時發出轟鳴,十組鏈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銀色的弧線,旋轉著直擊那艘小型卡拉維爾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