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的天,盡管是大早上,忙碌了一晚上的衙役,都是一肚子火氣。臉拉得就跟棺材板似的。有人想套近乎,打聽點內幕消息,一張嘴就被呵斥了回去。
換做往日,絕不會如此。
各大衙門官老爺紛紛來到現場,個個神色凝重。
兵馬司,京兆府,錦衣衛,都察院,大理寺,還有刑部……還有作為陪襯的當地縣衙父母官,遲早摘了烏紗帽。
錦衣衛的番子,六扇門的番子,大理寺的番子,都在忙活著調查現場。仵作們則忙活著檢查尸體。
都察院也有狠人,擅長刑名,不顧自身身份與安危,深入現場調查真相。
“死了這么多人,如何是好?”
“唯有如實上報宮里。”
“這這這……”
“宮里已經知曉此事,一大早宮里就來了人詢問情況。錦衣衛也出現在現場,諸位就該明白,別想著推脫,是什么樣就什么樣。老老實實,說不定還能保住性命。玩小聰明,當心丟了項上人頭。”
“這火究竟是怎么燃起來的,目前還不清楚。問了幾個當事人,都說沒看到起火。”
“不出意外,一定是人為。肯定是有人故意縱火。”
“休要胡言亂語。調查沒有結果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陛下那里要的是確定的結果,而不是胡亂猜測。”
“政事堂派人來詢問情況,諸位,誰去應付一下?”
“不好了,不好了,陛下調動的京營。此事若不盡快處理,只怕有不堪言的后果。”
“怎么回事,陛下為何會調動京營?荒謬!只是一場火災,何至于如此!”
官員們議論紛紛,猜測紛紛,卻都沒有答案。
政治敏銳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火災。這場事故已然上升到了官場,上升到朝堂,上升到宮廷……甚至涉及到奪嫡之爭。說不定遠在西北的平江侯,都逃不了被牽連其中。
眾人憂心忡忡,一時間竟然無心處理火災一事。
然而,事情的起因是火災,想要解決自身危機,也只能從火災下手。
陳觀樓在看了看現場,他不是專業人員,看不出名堂。現場情況很慘烈,沖擊人的視覺和情感。看了半個時辰,他便匆匆離去。
本以為這事跟自已扯不上關系。
沒想到過了一天,孫道寧竟然偷偷派人請他,叫他下班后去畫舫喝酒。
頭一回吃到老孫的花酒,真稀罕。
必須去!
下了班,換了一身體面的衣衫,準時赴約。
孫道寧小氣得很,包了一艘不起眼的畫舫,就連伺候的仆婦都上了年紀。
“老孫,你這是何必了?想找個談話的地方,京城大把的有。你又何必委屈自已,在這小破船里面喝酒。好歹你也是六部天官之一,何至于如此。”
陳觀樓一進船艙就開始調侃。
跟他平時消費的畫舫比起來,至少差了三五個檔次。這破船,更符合落魄書生的氣質,不符合他暴發戶的氣質。
孫道寧懶得反駁他,伸手招呼,讓他坐下喝酒。
“老孫,你這是有煩心事啊!”
“本官的煩心事,你一清二楚,何必明知故問。”
“我不清楚。”陳觀樓喝著酒,矢口否認。他又不是對方肚子里的蛔蟲,清楚個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