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李君逢送上拜帖,欲要拜訪了結大師。
不過他并沒報太大的希望,畢竟了結大師早已隱居避世,連各大派掌門都不曾見。
卻不知何故,了結大師竟然沒有將他拒之門外,要他在其隱居處一敘。
兩人在隱居處飲茶對談,按理說李君逢身為小輩,自然當該他來煮茶才對。
只可惜,李君逢倒是學過煮茶。只是喝酒習慣了,對于煮茶方面屬實是門外漢。
在浪費了三杯茶后,那了結大師終于坐不住了,說什么都不讓李君逢動手,而是自己來親自泡茶。
據了結大師所說,這水乃是初雪所溶,雖不算珍貴,但少林寺內窖存亦是不多。
這茶葉更是茶中仙品,是昔年受了結大師恩惠的一個江湖高手,無物可報,花了十來年的時間,千方百計尋來的,已是絕品。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李君逢繼續糟蹋了。
了結大師笑道:“當年你師父無痕公子也曾上少林喝一杯茶,他的手藝可是讓人稱贊無比,現在如何了?”
李君逢道:“師父還是老樣子,每日在山莊中研究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少出門。偶爾心血來潮時,就會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了結大師點了點,看著李君逢道:“他教了一個好弟子啊。年紀輕輕,便有這般修為,在老僧這一輩子中,唯有二十年前的古三通才有如此風采。”
“只可惜,古三通來少林時,老僧正在江南一帶,奔赴一場法會,未能一睹不敗頑童的蓋世神功。”
“到了如今,他已關押天牢底層,生死不知。”
李君逢雖不是絕頂聰明之輩,但所幸也并不算太笨,他已聽出了了結大師的話外之音。
古三通與李君逢都是江湖這數十年來來交相輝映的絕代天驕,而他們在年輕時都是挑戰各門各派高手,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氣勢。
可惜古三通心性太過頑劣,最終只落得了關押天牢的下場。
了結大師便是希望李君逢不要如同古三通一般,太過肆意妄為,視天下高手為無物。
這出家人便是如此,說話喜歡藏頭露尾。
李君逢恭敬道:“大師之言,小子銘記。”
這位了結大師的確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并非道貌岸然之徒。按照原來的路線中,會因為救助入魔的歸海一刀而被柳生但馬守所殺。
若是換了一個禿頭,敢在他面前說教,還指桑罵槐,他保證就是一拳朝著那光頭打過去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李君逢雙手合十道:“在下今日前來,是聽聞大師大悲掌天下無雙,還望大師不吝賜教。”
到了此時,李君逢也終于顯露出他的目的。
了結大師搖頭一笑道:“李施主已是天下第一劍客,為何還執著于老僧交手。”
李君逢誠懇道:“晚輩夙愿,望大師成全。”
了結大師沉凝片刻,便笑道:“好,李施主不遠千里來到少林,老僧自然不會掃施主的興。不過老僧已經很久不曾與人爭斗,若是李施主能夠接老僧一招“悲天憫人”,那李施主就算是勝過老僧,如何?”
李君逢點了點頭道:“好。”
兩人渡步,已經來到一片空地之中,相對而立。
“李施主,可要小心了。老僧雖然愚鈍,但大悲掌卻也研究過數十載功夫,有一二心得。”
話說到此處,那了結大師的氣勢已是一變。
了結大師原本整個人氣機縹緲,給人一種“空”的感覺。
空者,謂離一切煩惱等故。
若非李君逢一身修為超凡,再加上雙眸所見,否則恐怕還會懷疑此處是否有這個人。
而在此時,那一股“空”的氣機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股“宏大”、“慈悲”的意蘊,充滿了整個空地之中。
這股氣機磅礴浩瀚,無邊無際,卻又滿是慈悲憐憫。
此刻,在李君逢的感應之中,了結大師已然化作了一尊宏大、肅穆的佛陀。
這一尊佛陀盤坐與虛空之中,面容慈悲而神圣。佛陀背后有一尊神環,那神環在燃燒著,仿若無邊業火,欲要焚盡世間污穢。
李君逢自身也修行過大悲掌,還曾和一些會大悲掌的和尚交過手。可在此時,卻依舊被了結大師所震撼。
他的大悲掌顯然達到了某種可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