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家與盛家之間的恩怨,姜歲歡了解得并不詳細。
就連變故發生的具體時間,在她印象中也非常的模糊。
這件事在廣平侯府是一個禁忌,不能說,不能提,也不能問。
姜歲歡會對此事有所耳聞,緣于幾年前,四哥白北麟小小年紀便在沙場立下戰功。
他當時創下的奇跡有多驚人呢,比秦淮景和蕭令儀那兩個蠢貨可要舉世聞名多了。
這本是光耀門楣的喜事,按照朝廷過往的慣例,白北麟也該入京接受朝廷封賞。
畢竟就連蕭令儀都差點混到一個女侯的位置,白北麟被封為侯爵也幾乎沒有什么懸念。
這樣一個光宗耀祖的大好機會,不知何故,被白北麟拒絕了。
不但拒了,他還把這加官封爵的大好機會,讓給當時的另一個主將,盛其琛。
姜歲歡事后復盤過那場戰役,不否認盛其琛從中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與白北麟的功勞相比,讓盛其琛冒領這份功勛,多少有些以次充好。
那個時候,已經知曉自己身世的姜歲歡,對姜盛兩大家族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她雖然沒見過盛其琛,也知道盛家這位英勇無雙的小公子,是她生母那邊的一位表兄。
不過當時的姜歲歡沒有與姜家相認的打算,自然也對姓姜或姓盛的親戚沒什么感情。
她只知道,加封進爵的機會是四哥拿命拼來的,不該將大好的機會拱手讓人。
于是便找四哥理論。
起初,四哥吱吱唔唔不肯據實相告,后來實在被她逼急了,才勉強透露出一點消息。
說白家與盛家當年有過一段恩怨,因為父親的失職,害得盛家老爺子最寵愛的一個兒子,也就是盛其琛的父親盛光年不幸慘死。
白北麟雖然在這場戰役中立下戰功,盛其琛付出的努力也不比他少。
所以讓盛其琛入京去領封賞,白北麟覺得是理所應當。
他還反過來寬慰姜歲歡,人生在世,只要活得開心自在就好,名利仕途都是浮云,有則受之,無則加勉。
后來來得,盛其琛也是個驕傲的性子,并不屑于白北麟謙讓給他的這份功勛。
兩年后,他憑借自己的努力,為盛家爭來一個侯位。
便是名震西南一帶的雪衣侯。
那個時候,盛其琛的年紀也只有十九,小小年紀便為盛家爭得榮譽,不知羨慕多少旁人。
姜歲歡反正是不羨慕的。
她眼中只裝得下她白家的哥哥,別人再優秀,都得靠邊站。
這段過往,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姜歲歡遺忘在記憶深處。
直到初入京城那段時間,阿忍無意中又提及此事,她才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立場。
當元帝問她,為何不將自己是白玄冥養女一事如實告知姜家時,姜歲歡不得不拿朝堂局勢搪塞對方。
其實真正的結癥是白家與盛家當年的那場恩怨。
“自從盛老爺子當年辭官告老還鄉,便舉家搬回祖籍江寧。”
梵音閣內,阿忍向姜歲歡匯報最新查到的消息。
要不是姜敘白主動把盛家和白家的恩怨擺在眼前,姜歲歡并沒有太多興趣去了解遠在江寧的盛氏一門。
也許姜敘白已經知曉了什么,他不戳破,姜歲歡也不會主動挑明。
但該查的事情還是要提前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