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政言笑了笑。
“雖然是女兒身,你如今在朝廷也算獨擋一面,有些事情,尤其是政事,為父想當面與你商議商議。”
“廣平侯的案子兩年前就已經蓋棺定論,過去那兩年,從未有官員提出重審。”
“這次有人提及此事,與發生在菜市口的那場變故有很大關系。”
“廣平侯的石身像已經被送去了護國寺封存,而關于石像與佛祖神像融為一體的傳言,在民間造成了不小的輿論。”
“此事在坊間越擴越大,關于廣平侯當年是否叛國一事,百姓也是眾說紛紜。”
“歲歡,你覺不覺得,近日這些輿論背后,有一股力量在做推動引導。”
姜歲歡心說,她這個父親不愧是久居官場的一只狐貍,竟然一眼就看透了事情的本質。
官員遞折子請求朝廷重審廣平侯叛國一案,在背后做推手的,正是姜歲歡本人。
正式接管天機閣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白玄冥平反。
而遞折子的官員,也是受了姜歲歡的指使。
這么做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姜歲歡是真的要借此次東風,給白玄冥正名。
其二,她也想趁機試探,在廣平侯平反這件事上,姜家究竟是什么態度。
姜歲歡沒有直接回答姜政言的詢問,而是反問道:“父親對廣平侯當年是否叛國這件事情有何看法?”
姜政言想了想,“此案已經蓋棺定論,且廣平侯一家六口已全部死亡,無論當初他有沒有做過有損朝廷利益的事情,對多數人來說都不重要了。”
“此案如果重審,會交由都察院,大理寺與刑部三方共同來辦。”
“這三個衙門,都有盛家的門生,而盛家與廣平侯府在十幾年前有過一段不愿被人提起的淵源。”
“沖著盛家的面子,此案若進入審理流程,必然會受到層層阻礙。”
“最后的結果,無外乎白忙一場,廣平侯還是叛國賊,身上的罪孽也洗不清。”
姜歲歡聽得心頭直冒火。
“父親難道是想說,就算廣平侯當年是被冤枉的,因著他與盛家有過一段淵源,所以案件在審理過程中,未必會受到公平對待?”
姜政言看著情緒略有些激動的姜歲歡。
“你三哥那日與我說過,你曾經受過白家的恩惠,菜市口的那起暴亂,與你多多少少有些關系。”
“之所以會與你提及此事,也想趁這個機會告訴你,盛家的格局因為盛光年,也就是你舅舅的意外身故,發生過一場巨大的改變。”
“你外公當年雖然年事已高,身體卻硬朗,還沒有到告老還鄉的地步。”
“且那個時候,你外公是有意接管萬宗書院成為院長的。”
“盛光年離世,給你外公造成不小的打擊,身體垮了,不得不辭去官職回江寧養老。”
“而你表兄盛其琛,與他父親的感情非常深厚。”
“盛光年出事那天,答應其琛要帶他去見一位夫子,結果其琛等回來的卻是一具冰冷的尸體。”
“那個時候其琛只有幾歲大,那么小的孩子突然失去父親的庇護,成長歲月中免不得要遭受一番磨難。”
“老爺子還算明事理,事情發生后,并沒有過度呵責白玄冥。”
“但盛其琛接受不了親人離世,并把這件事歸罪于白玄冥瀆職。”
“其琛認為,白玄冥提早知道進麗山探墓危險重重。”
“故意選在他當職那日請事假,從而才導致了盛光年替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