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歲歡看姜云霄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陌生人。
“別在我面前攀親帶故,姜三公子,我早就說過,我姜歲歡的姜,從來都不是丞相府的姜。”
“我這輩子有兩個名字,前十六年,隨白玄冥姓白,白若真。往后余生,隨姜如月姓姜,姜歲歡。”
“所以我的姓與你的姓,從來都不在同一個宗祠上。”
“聽清楚了,就撤兵讓路。”
“我雖然沒興趣與你做兄妹,只要你做人夠識趣,我也不會與你為敵。”
“如果執意與我作對,下場你應該是知道的。”
姜歲歡朝守在城門口的那群官兵掃去一眼,抬頭問姜云霄:“你不會真的以為,憑這么幾個人,就能攔得我寸步難行?”
盛其琛聽不懂這話中含義,姜云霄卻是聽懂了。
以姜歲歡的本事,沖破城門不是難事。
但局面要是演變成武力,后果恐怕就不可控了。
姜云霄自然也不會把姜歲歡方才那番絕情之言當了真。
他并不蠢,已經猜到姜歲歡那日與姜家斷絕關系的背后隱藏著什么苦衷。
只有徹底與姜家決裂,才能后顧無憂的為白家六口安排下葬之事。
就算日后出了變故,姜家也不會被牽連其中。
忽然想起姜歲歡第一次被父親帶進家門那日,大哥拿姜府家規要求妹妹。
妹妹當時說的那番話直至今日仍言猶在耳。
她說:“不管我從前有什么經歷,或是你覺得我身上藏了多少秘密。且記得,真有前去送死那天,我不會連累你們相府。”
那個時候,姜云霄還不理解妹妹為什么要把話說得這么絕情。
此時此刻她終于明白。
從姜歲歡被認回姜家的那刻起,對姜家便沒有歸屬感,且早已做好了隨時與姜家決裂的準備。
姜知瑤的一次次作妖。
母親的一次次漠視。
家人一次次逼她退讓和妥協。
當層層疊疊的不滿和怨悶堆積在一起,哪還有什么純粹的親情。
再聯想外界對白家小五的種種描述,活在蜜罐中的寶貝,被捧在手心中的掌上明珠。
高下立判。
換做是他,也會不顧一切的對養育過自己的父母和兄長,舉辦一場盛世葬禮。
就在姜云霄左右為難時,盛其琛忽然下令:“三弟,撤兵放行吧。”
姜云霄萬沒想到,第一個做出妥協的,會是與白家有過淵源的盛其琛。
“表兄,當年的約定……”
盛其琛抬手打斷姜云霄接下來的話。
他神色凝重地看向姜歲歡,“我愿意放行,并不是怕你去護國寺地宮燒了我盛家供奉在那里的四十八塊靈位,而是念在你對養父養母的一片孝心。”
“雖然我對廣平侯仍然心懷怨懟,但他生前所創下的功績,是叛國罪都無法抹平的。”
“只要你不怕今日所為觸怒國威,這道城門,你隨時可以進,我代表盛家,予以放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