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如今君臣有別,姜政言不該用如此不敬的態度對待天子。
可每每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瞞了他這么大一件事,他就像吃了蒼蠅一樣覺得堵心。
在姜政言面前,元帝也懶得再擺帝王的架子。
“行,朕不叫你愛卿,叫你言言總行了吧。”
言言這兩個字,差點嘔出姜政言一口老血。
兩人年紀加在一起都快一百歲,居然還把兒時的稱呼拿出來叫。
他當年,到底交了一位什么樣的損友。
幾十年前,他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秦唯昭喜歡叫他言言,他也喜歡叫秦唯昭為昭昭。
可漸漸懂事之后,如此幼稚又孩子氣的稱呼,已經不再適合彼此的身份。
兩人后來從摯交好友變成了君臣。
在外人面前,姜政言兢兢業業,守著底線,很少拿當年的友情為自己牟私利。
因為在秦唯昭坐上龍椅那日,姜政言就發誓,此生,他會做陛下手中的那把刀,為他鏟除面前的一切阻礙。
他也會做陛下身邊最忠心的臣子,敬畏他,輔佐他,且此生都不會背叛他。
不管是君臣之誼還是兄弟之情,姜政言自問自己對秦唯昭都問心無愧。
哪曾想到,他對陛下掏心挖肺,陛下卻對他藏著心眼。
元帝哥倆好一般將手臂搭在姜政言的肩膀上。
“好了,朕不與你開玩笑。”
“政言,你也別怪朕在你女兒的事情上背刺你,朕這么做,也是結合多方考慮。”
“實不相瞞,朕久臥病榻,生命開始倒計時時,是你女兒用一手精湛的醫術救了朕。”
“于朕而言,她是恩人,朕這條命都是她給的。”
“她那時只求朕一件事,切莫對外聲張她的身份。”
“朕彼時的確看不透她的所作所為,既然已經與姜家相認,為何對姜家有著那么強的疏離感。”
“直到白家與盛家十幾年前的那場恩怨被人告知到朕面前,朕才知道,你的女兒,在用她的方式保護姜家。”
“政言,你仔細想想,假如姜歲歡早早就把她與白家的關系攤牌到你面前,你那個時候會如何選擇?”
看到姜政言陷入沉思之中,元帝拍拍他的肩膀。
“以朕對你的了解,你一定會陷入兩難。”
“一邊是虧欠多年的女兒,一邊是對自己有再造之恩的老師,且盛老爺子,還是你的岳父大人。”
“從大局著想,你一定會竭盡全力逼迫姜歲歡向大局妥協。”
“可是你忘了,你這個女兒,與尋常人家的孩子不一樣。”
“她聰明厲害有主見,豈會被半路認回的家人左右做法。”
“她什么都不說,除了不想自尋煩惱,也有更深一層顧慮,怕坦白一切之后,與姜家決裂得更徹底。”
這些道理姜政言都懂。
可想到女兒寧可在陛下面前坦白一切,卻把自己,甚至整個姜家都當成外人,心里總是不舒服的。
“我終究,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元帝一點也不怕戳好友的肺管子。
“你覺得白玄冥是合格的父親么?”
不給姜政言應聲的機會,元帝又說:“不管白玄冥合不合格,于姜歲歡而言,那樣的父親,才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父親。而你,不符合她心中對父親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