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說鹽賣得十分順利,老百姓們都對新鹽贊不絕口,十分感激。
賀嘉平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隨即他寫下了一封家書,讓人快馬加鞭送給父親。
幾日后,賀嘉平的父親賀老收到了賀嘉平的來信。
賀老看完信后,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襄平竟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賀老自言自語道。
他的幾個學生看到賀老的表情,好奇地問道:“老師,怎么了?”
賀老大笑著說:“你們自己看吧。”
他將信件遞給學生。
賀老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仔細研讀著賀嘉平寄來的信件。
當他們看到蜂窩煤、紅薯、土豆和平價鹽都來自襄平時,一個個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這……這怎么可能?”
“這些東西可都是極為珍貴的啊,尤其是那平價鹽,在如今這世道,鹽價向來高昂,普通百姓根本難以承受。而這襄平竟然能有平價鹽,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老師,您說這襄平怎么會突然有這么多好東西呢?”一個學生好奇地問道。
“是啊,老師。這紅薯和土豆,學生的家里是買過的,味道確實不錯,如此珍貴的食物竟然是從平州來的,平州不是一毛不拔之地嗎,為何能生產出如此珍貴的糧食。”
賀老搖了搖頭,“這世道怕是要亂了啊。皇帝如今不作為,百姓們生活困苦。而這平州卻突然出現了這么多珍貴的東西,這背后必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老師,您是說這可能會引發一些變故嗎?”一個聰明的學生似乎察覺到了賀老的擔憂,小心翼翼地問道。
賀老嘆了口氣說道:“很有可能啊。這些好東西的出現,必然會引起各方勢力的關注和爭奪,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引發戰亂,到時候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啊。”
學生們聽了,都陷入了沉默。
他們雖然年輕,但也能感受到這背后隱藏的危機。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一個學生打破了沉默。
賀老看了看學生們,神色凝重,“我先去襄平看看,了解一下具體情況,能拿出蜂窩煤,紅薯,土豆,還有平價鹽,說明這背后的人是一個好人,這些東西都可以大肆攬財,但是背后的人并沒有這么做,而是賣出了低廉的價格給老百姓,讓老百姓能夠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中吃飽,取暖。”
“我要去會一會對方,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知道對方的目的意欲何為。”
學生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賀老的決定。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相繼知道蜂窩煤、紅薯、土豆的來源地是平州,人們對平州充滿了好奇。
不少游學的學子、嗅到商機的商人,還有一些無處可去的難民,都朝著平州而去。
在前往平州的路上,一群學子們結伴而行,熱烈地討論著。
“聽聞平州出了許多新奇之物,尤其是那蜂窩煤、紅薯和土豆,如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平州可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
“是啊,此次前往平州,定要好好見識一番,說不定能為我等學問增添新的見識。”另一位書生點頭附和。
“哼,我看你們是想太多了。平州不過是個偏遠之地,能有什么好東西?說不定只是傳聞夸大其詞罷了。”一個富家子弟模樣的學子不屑地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