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又急又氣,覺得這兩個孩子太不懂事,凈給自己添亂。
沒看她這兒正煩著嗎?
養的這兩兒子有什么用,還沒沈瑞有出息,人家現在都是寧汐月府邸的大管家了,吃香喝辣的,走到哪里都受大家尊敬。
反觀她自己,在食堂干活還要看別人臉色,態度不好還要被投訴扣工錢。
換做以前她哪里用看別人的臉色,那都是別人看她的臉色。
一直悶頭吃飯的丈夫沈康聽了,把筷子重重一放,臉色陰沉地教訓起趙如玉。
“你沖孩子發什么火,有本事你跟林巧娘吵去!”
沈康心里埋怨趙如玉不該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懂什么,你就不能有點耐心?”
沈康的日子也不好過,每天干活就已經夠累了,還要應付家里一堆破事。
如今看到沈玹和寧汐月日子越過越好,甚至連縣老爺都跟他們關系好,他這心里就后悔啊。
要不是當初自己眼瞎被抱上大腿,自己也就不用出去干活了,早就在家里享清福了。
三房沈程見狀,連忙打圓場:“好了好了,咱們難得聚在一起過年,別為了這點小事傷了和氣。不如咱們一起想想,新的一年怎么能讓日子過得更好。”
沈程面帶微笑,心里卻焦急萬分,只盼著這場爭吵趕緊結束,“大家都各退一步,和和氣氣的多好。”
眾人聽了沈程的話,都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過了一會兒,四房的趙如玉首先打破了沉默:“其實咱們也別總是爭來爭去的,往后多互相幫襯著點,說不定真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趙如玉心里也清楚,一直吵下去也不是辦法,“都在一個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五房的林巧娘也跟著點頭:“是啊,剛才是我太沖動了,不該那樣說話。”
林巧娘雖然嘴上服軟,但心里還是有些不服氣。
就在大家以為這場風波平息的時候,一直坐在角落里沒說話的沈老太太突然冷哼一聲,陰陽怪氣地。
“哼!說的倒輕巧,就你們這樣還互相幫襯?我看吶,一個個都不孝順!我這把老骨頭跟著你們,也沒享到什么福。”
老太太撇著嘴,臉上滿是嫌棄,“指望你們,我還不如指望自己。”
趙如玉一聽,立刻反駁道:“娘,您這話說得可就沒良心了,我天天忙里忙外的,哪點對不住您?”
她滿心委屈,覺得自己的付出都被無視了,“我為這個家操持了多少,您看不見嗎?”
林巧娘也接話道:“就是,我們也都盡力伺候您了,您還不滿意。”
老太太氣得用拐杖跺著地,大聲說道:“你們還敢頂嘴?看看別人家的媳婦,再孝順不過,哪像你們!”
老太太心里認定媳婦們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我真是命苦啊!”
何錦繡趕緊說道:“娘,您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好。”
老太太依舊不依不饒:“我能不氣嗎?我真是命苦,攤上你們這些媳婦!”
三房沈程趕忙安撫道:“老太太,您消消氣,大家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往后都會注意的。咱們還是好好過年,開開心心的。”
在沈程的勸說下,老太太總算不再吭聲,但氣氛還是變得有些壓抑。
窗外,煙花絢爛綻放,可屋內的人們卻各懷心思。
京城。
外面飄著大雪,皇帝攜著皇后一同前往壽康宮,陪太后共進年夜飯。
壽康宮內,佳肴美饌擺滿了餐桌,氣氛原本和樂融融。
然而,飯吃到一半時,一名太監匆匆趕來稟報,同時遞上了一封信。
太后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她氣得雙手微微顫抖,將信重重地放在桌子上。
對皇帝說道:“你看看沈玹和寧汐月做的好事,他們簡直膽大包天,不將皇家放在眼中,竟然敢私自豢養私兵,還跟鮮卑拓跋家族的人有所來往,那拓跋威的小兒子就在平州!”
皇帝聞言,臉上滿是驚訝之色,心中震驚不已,忙道:“母后,這可如何是好?”
太后掌管了一半的權利,皇帝就算不快,也不能說什么。
此時更是心里憋屈。
如果他能將權利奪到自己手中,哪里用得著怕沈玹。
皇后連忙伸出手輕輕安撫皇帝,隨即說道:“陛下莫急,臣妾的哥哥定能收拾沈玹,將其抓回來,給陛下和太后一個交代。”
太后微微點頭,說道:“但愿如此,若不將此事妥善處理,皇家威嚴何在?”
皇帝的內心卻越發忐忑不安,想到最近諸多事情總是波折不斷、進展不順,心情糟糕到了極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