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兩人坐定,王后目光在兩人身上輕輕掃過,語氣溫柔卻帶著幾分審視。
“不知兩位是何方人士?平日里以何為生?”
寧汐月心中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恭敬地回答:“民婦與丈夫平日里以跑鏢為生,前些時日路過桃花村歇腳之際,恰好瞧見公主呼救,不過是順手搭救,實在未曾料到公主身份如此尊貴。”
王后細細打量著面前的兩人,只見他們衣著粗布麻衣,款式陳舊,臉上也未施粉黛,五官平凡無奇,站在人群之中,絲毫引不起旁人的注意。
心中不禁暗忖,想來這二人也就是運氣好,碰巧救了女兒罷了。
于是,她微微點頭,輕聲說道:“看在你們救了我女兒的份上,想要什么賞賜,盡管開口。”
寧汐月展顏一笑,神色真誠而淡然:“民婦不過是舉手之勞,實在當不得什么賞賜,更何況今日能有幸踏入王宮,見識這般場面,已是莫大的榮幸了。”
王后見面前這兩人言行舉止尚算得體,知曉進退,對他們的印象不禁好了幾分。
她貴為王后,身份尊崇,對方既救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于情于理,總不能毫無表示,否則傳揚出去,定會落得皇室小氣吝嗇的口舌。
于是,她微微抬眸,神色間透著幾分居高臨下,開口說道:“那就賞你們白銀千兩,權當是酬謝你們救了我女兒的救命之恩。”
說這話時,王后的語氣里裹挾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告意味,弦外之音再明顯不過。
拿了賞賜,往后莫要再借公主之事糾纏不休,也別妄圖索取更多。
寧汐月心領神會,上前穩穩地接過白銀和錦緞,神色平靜,并無半分不悅或貪得無厭之態,謝恩之后,便從容坐回自己的位置。
剛一落座,她便仿若無事人一般,開始悠然品嘗桌上的珍饈美饌。
不得不說,王宮中的美食的確精致可口,一道道佳肴色香味俱全,食材珍稀,烹制手法更是精妙絕倫。
王后見狀,眼中的不屑愈發濃烈,暗自腹誹,果真是無知村婦,見識短淺,只瞧得見眼前這一星半點的蠅頭小利。
她又略帶厭煩地瞥了一眼晴善,心下想著,要不是看在這兩人是女兒恩人的份上,她才不愿在此多費唇舌,平白與這些粗鄙之人周旋。
宴席繼續進行,眾人正各自低聲交談,氣氛看似融洽,黛山公主卻忽然朱唇輕啟,打破了這片刻的平靜。
“兩位恩人的打扮,看起來并非咱們南詔國本地人,不知此番前來南詔國所為何事?”
黛山公主這一席話,瞬間如投石入水,將眾人的注意力再度引向沈玹和寧汐月。
眾人這才紛紛側目,仔細打量起二人的穿著,只見他們身著粗布衣衫,款式質樸,顏色暗沉,與南詔國本地百姓鮮艷多彩、獨具特色的服飾截然不同。
其實,起初眾人未曾留意倒也情有可原,一來這二人樣貌平凡,毫無特別之處,極易被忽視。
二來他們坐在角落,低調內斂,并未刻意張揚。
雖說眾人心中早有疑惑,只是礙于此刻正在宴席之上,又當著南詔王的面,不便貿然開口詢問。
寧汐月不慌不忙,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輕聲回應道:“回公主的話,民婦來自大錦王朝,與夫君以走鏢為生,平日里往來各地,替人運輸貨物,掙些辛苦錢,勉強維持生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