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說道:“此事與惟中何干,惟中身為百僚之長,國家大事尚且來不及處理,區區一個巡按,惟中難道要自己選拔嗎?眼下的事情,是此事如何收尾,朝廷里可是有不少官員,在彈劾裕王呢?徐閣老你說說看,朕是不是該召回裕王呢?”
徐階明白,這是在逼自己表態,徐階作為東南官僚的執牛耳者,嘉靖當然是要他先表態,然后還要讓徐階出面安撫東南官員們,但是眼下徐階也沒辦法,只得說道:“陛下,裕王殿下查知奸宄,為朝廷挽回國帑八十萬石,其功莫大焉,些許無知小臣,不知其中根苗,妄言亂政,宜加懲處,以正綱紀!”
嘉靖點點說道:“徐閣老說的是,那這事就交給徐閣老去辦吧!蘇州各官和裕王已經擬了人犯判決,諸位可有意見。”
一眾臣子們趕緊說道:“此人君之權柄,臣等豈敢置喙!”
嘉靖說道:“把參語給朕看看。”
其實朱載坖的奏疏里已經詳細的把擬定的各種刑罰說明了,朱載坖主要也是為祝家求情,現在祝家確實對朱載坖有用,不能輕易殺掉。
嘉靖看了會參語,對黃錦說道:“取朱筆來!”
黃錦領命,去取來朱筆,準備勾決人犯。本來按照大明制度,應當由刑部初審,然后再由大理寺復審,大理寺得單獨進行京師案件的復審。最后,由皇帝裁決,大理寺復審或復核京師案件完結后,大理寺應將審理情形奏聞皇帝裁決。皇帝通常將大理寺題本發內閣票擬,內閣票擬后再奏聞皇帝,皇帝或親自批示,或授權司禮太監批示。
大理寺復審無誤的死囚,法司以死罪請旨,刑科三覆奏,得旨行刑。
但是這等大案,嘉靖不準備按照常理處置,準備直接勾決一干人犯,決不待時。
嘉靖說道:“周如斗身為巡按,本為朝廷耳目,監察州縣,反而與地方豪強沆瀣一氣,罪不可赦,蘇州各官所擬,悉合律法,將周如斗明正典刑!”
嘉靖說完就在周如斗的名字上打了個勾,交給黃錦,但是令嘉靖為難的是主、吳、徐三家的處置,嘉靖當然也認同朱載坖的想法,要是真的可以和王直貿易,勢必需要祝家作為皇室的工具,但是單獨赦免祝家,總是需要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祝家投靠朱載坖的事情是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的。
否則日后祝家做生意,一下子就會和朱載坖聯系到一起。同時,嘉靖也不認同朱載坖所說的僅僅對祝家抄沒家產的處理辦法,在嘉靖看來,祝家畢竟也是欺君,必須要付出代價,否則他們對皇權就缺乏敬畏。
嘉靖說道:“誅戮三家,這許多人,畢竟是有傷天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