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坖對道門的表現十分滿意。現在的情況就是要盡力扶持道門,打擊佛門。
朱載坖和嚴世蕃后來聊到了當日朱載坖鎮壓這幫士子。嚴世蕃對朱載坖使用的火器倒是很感興趣,朱載坖便帶著嚴世蕃到徐文壁處查看鳥銃,同時把講官們也一起帶上。
其實大家對鳥銃還是有些好奇的,當日朱載坖使用鳥銃,一舉將這些士子們嚇傻了。而且朱載坖動用的還不是錦衣衛或者馬芳九邊精銳,而是紅盔將軍。
嚴世蕃和講官們都是經常出入宮闈的,紅盔將軍屬于宿衛宮廷的侍衛親軍之列,侍衛之中,大漢將軍僉選自民間,隸屬于錦衣衛;紅盔將軍、明甲將軍上統于京營三千營;叉刀圍子手上統于京營五軍營;府軍前衛等衛帶刀官由京衛軍官組成;勛衛、散騎舍人由勛戚武職子弟構成。
現在京營是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紅盔將軍一樣也不怎么樣,在眾人看來紅盔將軍不過是充儀仗的花架子罷了,并沒有什么武藝,但是這次紅盔將軍的表現,確實是出乎眾人的意料。
朱載坖當然也不是無的放矢,為什么要帶嚴世蕃來看紅盔將軍演練鳥銃,因為嚴世蕃的職務是工部右侍郎,而軍器局又和工部關系密切,嚴世蕃是能夠左右大明的火器生產、研發的。
朱載坖帶領一眾官員們參觀鳥銃操演,徐文壁指揮紅盔將軍在朱載坖面前演練鳥銃,確實比官軍之前使用的單兵火銃聲勢要大許多。
朱載坖命人取來一支鳥銃,向嚴世蕃等人介紹起來,這種鳥銃,長約三尺有余,重五六斤,銃口以容三錢鉛子大小為準。以熟鐵打造銃身,銃管保證筆直,管內要鉆光滑。銃身嵌入木托,銃口要長于木托幾分,托尾向下彎曲,以便手握。木托腹中藏搠杖一根,用于裝填火藥、鉛子。銃有照星與照門,火門有火門蓋,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制。
朱載坖說道:“諸位,此銃上后有一星,目上有一星,以目對后星,以后星對前星,以前星對所擊之物。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鳥銃,實乃克敵制勝之器也。”
嚴世蕃作為工部侍郎,對于各種營造、軍器都是十分了解的,他取來仔細端詳了一下,說道:“此物打造,恐怕是要費些功夫的。”
朱載坖點點頭,對講官們和嚴世蕃說道:“鳥銃所重者,銃管也,鳥銃所貴在于造時煉鐵熟,兩筒相包,原孔甚小,用鋼鉆鉆之,一日鉆寸許,至底而止,一月鉆光者為上。透重鎧之利在腹長,造時腹無孔,用鉆鉆虛,欲光直無礙,出口直,方為一銃。”
鳥銃的生產成本,就在于這這根銃管,銃管長,口徑小,可令火藥在內充分燃燒而產生較強的氣體推動力,彈子也可有足夠的初速度。銃管光直是為防止彈丸在銃膛內遇阻,致使出子無力或炸筒。
嚴世蕃和講官們還特意查看了靶子,火銃的威力和射程確實是遠遠高于弓箭的,但是也并不是沒有缺陷,射速慢,裝彈繁瑣,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問題。不過朱載坖知道,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